- 目錄
第1篇 部隊歷史的調研報告【推薦】
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森林部隊(簡稱武警森林部隊),是森林防火、滅火的專業(yè)武裝力量,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在林?;饒鲋薪涍^血與火的洗禮成長起來的,一支有著光榮傳統(tǒng)的部隊。半個多世紀以來,森林部隊由最初的護林隊發(fā)展成為武裝森林警察部隊,成為保護林區(qū)森林資源和林區(qū)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林區(qū)社會治安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被譽為“森林保護神”、“綠色衛(wèi)士”,并一直被外界稱為神秘的特種部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成立后,東北各地建立起以工人、農民為主體的人民自衛(wèi)隊,這些自衛(wèi)隊平時主要任務就是清奸、清匪、護廠、護村。1950年8月,鑒于這些組織的職能已經代替了護林隊的作用,人民政府決定撤銷護林隊建制。部隊派來的干部全部轉業(yè)到地方。護林隊員有兩種選擇,要么復員,要么轉現役。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時期,絕大多數護林隊員參加了志愿軍。
護林隊被撤銷后不久,大、小興安嶺等林區(qū)發(fā)生多起特大森林火災,這幾起火災起因都是人為破壞。大火燃燒了兩個多月,燒毀森林面積36萬公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徹底清除林內壞人,捕捉敵特,保護森林,維護治安,1950年10月16日,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在遼東、吉林、松江、黑龍江省建立人民護林隊,省設大隊部,大隊長由省農林廳林政處處長(后改由林業(yè)廳廳長)兼任,副大隊長設專職干部。在重點林區(qū)的專署、縣區(qū)設中、分、小隊。中、分隊長由當地林業(yè)科科長兼任,專區(qū)、縣公安局、武裝部等負責軍事指揮。12月后,黑龍江省、松江省護林大隊相繼組建。護林隊干部多數來自轉業(yè)軍人,隊員大部分從各地農村招收。
各地護林武裝相繼組建,并沒有使森林火災滅絕。境外敵對勢力和國內匪特相互勾結,將破壞目標放在防守困難的林區(qū)里,令護林隊防不勝防。1951年7月23日,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在偏遠林區(qū)地帶建立護林站,有重點地安設電話與騎兵護林員,每站配備一二十名護林員從事防火、撫育等工作,其所需經費從育林費中支出,成為永久性的事業(yè)機構。根據這一決定,黑龍江省在黑河專區(qū)的偏遠林區(qū)建立護林站34處,并招收護林員198人,其他各地縣護林隊作為常設機構,仍分駐于偏遠林區(qū),從事清山剿匪、護林防火和維護林區(qū)治安等工作。
由于護林隊采取“一縣一隊”的布局,兵力過于分散,又缺少交通工具和通信設備,指揮不靈、違法亂紀現象不斷發(fā)生。1952年1月,黑龍江省林業(yè)廳撤銷護林大隊部,下屬各隊分別交由各地林業(yè)科、局領導管理。但各地森林火災仍不斷發(fā)生。針對這種情況,在東北主持工作的高崗和林楓經過研究,決定給周恩來寫一封信。信中,他們將這幾年發(fā)生的大火及造成的損失如實地向周恩來進行了報告,并根據當時形勢,提出東北需2個林業(yè)師、4000人的護林部隊。1952年4月10日,高崗和林楓將信的內容以加急電報的形式發(fā)給周恩來。
周恩來收到電報后,不禁憂心忡忡。東北林區(qū)是我國最大的一塊原始林區(qū),保護好這塊森林資源,不但對于生態(tài)平衡,而且對于我國的國家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森林火災造成的巨大損失周恩來也非常清楚,護林隊員短缺他也知道。但此時,抗美援朝正處在關鍵時期,一切為了前線,國內能調動的部隊已經全部調動起來了,沒有調動的部隊也都擔負著御敵侵入的重任,這些部隊是不能動的。于是,周恩來打電話找來軍委總參謀部的同志,把高崗和林楓的電報遞給他們。看完電報,總參謀部的同志也感到為難,最后說:“只能等朝鮮停戰(zhàn),部隊回來后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經過幾天的反復考慮,4月23日,周恩來給高崗和林楓回了電報,說:“東北所需2個林業(yè)師和4000人護林部隊,經軍委總參謀部研究后,認為除待朝鮮停戰(zhàn)后可以從志愿軍中抽調外,目前國內部隊很難再抽調出2個完整建制師轉業(yè)。如東北四五月份即要2個師作林業(yè)師及4000護林武裝,則擬將東北給志愿軍保留的2萬老兵(6個獨立團)和西南的補訓師的架子合編擔任,并在每個連里保留一個班的步兵輕武器,4000護林武裝亦可不再另撥。你們意見如何?”高崗和林楓決定按照周恩來的指示辦,護林人員不足部分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面對越來越多的火災,內蒙古自治區(qū)主席烏蘭夫、副主席王再天商定,請示公安部要求將一騎兵團轉業(yè)到林業(yè)部門,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公安司令部林務大隊。公安部經過研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大隊部設在烏蘭浩特。部隊主要駐守在重點邊遠林區(qū)、林火災區(qū)和亂砍濫伐嚴重地區(qū),執(zhí)行護林防火、林政檢查、維護林區(qū)治安等任務。
朝鮮戰(zhàn)爭停止后,國內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公安部隊也開始邁入了正規(guī)化的建設軌道。
中南海內,毛澤東聽完了總參謀部匯報后,深吸一口香煙,然后緩緩地將嘴里的煙吐出來,說:“各地企業(yè)部門的警衛(wèi)太亂,你們研究一下怎樣使他們統(tǒng)一起來,更便于使用和管理。”周恩來和總參謀部的同志經過反復討論,感到改成經濟警察比較合適。周恩來將大家討論的意見報給毛澤東,毛澤東聽了后說:“各地的情況不一樣,征求一下意見,如可行,我們聯合發(fā)一個命令,將全國各地企業(yè)部門的武裝警衛(wèi)正式改編為經濟警察。”
但是,護林隊改為經濟警察情況有點麻煩,因為一旦改為經濟警察其隸屬關系就改變了,正可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國家林業(yè)部為慎重起見,決定先征求一下意見。東北林業(yè)局局長金樹源將所轄各省林業(yè)部門有關領導找來召開會議。經討論,最后同意改為經濟警察。會后,他們打了報告,提出護林隊以搜山剿匪、加強林區(qū)治安保衛(wèi)為主,防火宣傳為輔,又兼有武裝部隊的性質,因此應將護林隊改為森林公安隊。報告打上去后不久,國家林業(yè)部電告東北行政委員會林業(yè)局,同意東北護林隊改稱中國人民護林警察。
于是,東北行政委員會下發(fā)文件,決定將“原屬林業(yè)局之護林隊,歸屬于中國人民經濟警察系統(tǒng),一律改稱為__省護林警察隊,其政治、軍事、業(yè)務上的訓練教育,干部管理以及供給待遇均由各自之林業(yè)廳負責,公安廳應負責協助加強其政治工作,省公安廳主管業(yè)務的干部可兼任政治委員”。各省護林隊經過整編后正式組建護林警察隊。
隨著黑龍江、松江省合并,原屬兩省的護林警察合并組成了黑龍江護林警察大隊。為了指揮方便,護林大隊改為黑龍江省林業(yè)廳森林警察處,不久劃歸省公安廳總隊領導,并入了省公安廳民警處,后歸省公安廳武警總隊領導。
1962年初,黑龍江省林業(yè)廳為了加強護林防火和林區(qū)的治安管理,又寫報告給國務院,要求恢復1958年以前的森林警察機構及對它的領導,將森林警察和經濟警察分開使用。森林警察主要負責護林防火、維護林區(qū)治安;經濟警察負責林區(qū)工業(yè)保衛(wèi)。并且在恢復和充實林區(qū)森林警察大隊部人員外,恢復森林警察支隊機構,領導省森林警察和林業(yè)部門的經濟警察。他們的請求很快得到國務院的批準。國務院指示,森警今后除直接受林業(yè)部門領導外,在公安業(yè)務與軍事訓練等方面,仍受公安武警部隊的領導。之后,全省森警部隊開始進行整編。
1962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為了統(tǒng)一領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地區(qū)的林業(yè)工作,決定在哈爾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林業(yè)部東北林業(yè)總局,轄8個林業(yè)管理局。但是,由于森林警察部隊的駐防地和執(zhí)勤范圍處在東北林業(yè)總局和省林業(yè)廳林業(yè)施業(yè)區(qū)的交叉位置,絕大部分森警基層部隊分布在林業(yè)總局轄區(qū)內,因而出現了領導體制混亂、多頭領導、誰都管、誰都管不起來的現象。于是,黑龍江省林業(yè)廳上報省委、國家林業(yè)部,要求將森林警察部隊移交東北林業(yè)總局領導。這個問題牽涉面比較廣,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國務院沒能馬上答復。
不久,黑龍江省召開森林經營局長會議提出,將總局轄區(qū)內的森警部隊全部移交東北林業(yè)總局領導,林業(yè)廳各森林經營局管轄區(qū)內的森警全部撤銷。之后,國家林業(yè)部函復東北林業(yè)總局,同意森工企業(yè)接收森林警察。面對森警不斷更改的領導關系和面臨被撤的危機,國家林業(yè)部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森林警察體制的報告,提出森林警察是一個警種,對于森林防護起著別的部隊無法替代的作用,從國家的長遠發(fā)展看,作為一個警種,要保留原建制。由于對這支部隊的使用管理的混亂,建議成立森警總部,將內蒙、吉林、黑龍江省的森林警察統(tǒng)管起來,由林業(yè)部和公安部隊司令部對森警總部實行雙重領導。收到林業(yè)部的報告后,周恩來總理非常重視,立即責令有關部門進行研究。1966年1月12日,國務院下發(fā)文件批復,同意保留森林警察建制,但不同意設立森林警察總部,仍由各省區(qū)分管森林警察部隊。并明確指出黑龍江省森林警察屬于林業(yè)企業(yè)的歸東北林業(yè)總局領導,屬于地方的歸省林業(yè)廳領導,有關軍事訓練、服裝和武器供應問題,請公安部協助解決。
在林業(yè)部準備按照國務院指示整頓森林部隊時,“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哈爾濱森警大隊部分干警組成的“毛澤東思想造反有理戰(zhàn)斗團”,查封了原省森林警察支隊,支隊工作被迫停止。不久,國務院、中央軍委發(fā)出《關于森林警察部隊進行“文化大革命”問題的通知》電報,明確規(guī)定森林警察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受當地軍分區(qū)領導。后來,黑龍江省革委會和省軍區(qū)聯合行文上報國家林業(yè)部,要求將森警部隊改編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制。林業(yè)部沒有同意,轉而上報國務院要求將森林部隊移交地方領導管理,以便更好地使用。為了加強對這支部隊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國務院決定恢復省森林警察支隊部的建制,由省林業(yè)總局黨委負責組建,撤銷解放軍對森警部隊的軍事接管。
為了提高護林隊伍人員素質,經中央軍委和國務院批準,森林部隊1978年起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為3年,歸各省林業(yè)部門主管;在護林防火工作上受省和所在地護林防火指揮部指揮。
實行兵役制以后,遇到了一些現實問題,原來各級的領導都是地方領導擔任,實行兵役制后如果繼續(xù)由地方領導擔任,面臨著戰(zhàn)士進步、提干等一系列問題。針對各省反映的情況,國務院、中央軍委專門下發(fā)了《關于武裝森林警察實行義務兵役制后有關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森警部隊連排職干部,從1980年開始按軍隊現役干部管理。連級以上的干部仍然由地方干部擔任。
就在森警部隊不斷調整變換時,一個新的轉機到來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開始重新組建。國家林業(yè)部和公安部經過研究,聯合上文國務院,提出將森林部隊劃歸武警部隊序列,得到國務院的批準。國家勞動人事部下發(fā)通知,將武裝森林警察列入人民武裝序列,實行雙重領導、以地方為主的體制。為了加強對武裝森林警察部隊的領導,公安部要求林業(yè)部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設一個林業(yè)部森林警察辦公室,來協調武警與森林部隊的正常工作。林業(yè)部決定由林業(yè)部副部長劉廣運兼任辦公室主任。
就在武警總部和林業(yè)部聯合工作組到黑龍江省森警總隊進行調查,研究關于森警部隊列入武警序列等有關問題的時候,一個突發(fā)事件引起了國家重視,并改變了這支部隊的命運。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的西林吉、圖強、阿爾木和塔河4個林業(yè)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起火,繼而引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場特大森林火災。據初步統(tǒng)計,過火面積達101萬公頃。燒毀房舍61.4萬平方米(內含居民住房40萬平方米)、貯木場4處半、林場9處、存材85.5萬立方米;燒毀各種設備2488臺、糧食650萬斤;毀壞橋涵67座、鐵路專用線9.2公里、通訊線路483公里、輸變電線路284.2公里;受災群眾5萬多人,死亡193人,受傷226人。大火持續(xù)燃燒了21天,過火森林面積達56萬公頃,投入滅火人員共約3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人民幣.
在這場大火中,一支特殊的隊伍以嫻熟的撲火專業(yè)技能、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嚴明的組織紀律、良好的戰(zhàn)術素養(yǎng),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這就是森林警察部隊。這支部隊始終擔負著打火頭、攻險段的重任,為撲滅這場森林大火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時任軍委主席的鄧小平通過電視,看到森林部隊的戰(zhàn)士勇敢撲火的場面時,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火場中真離不開這支部隊,這支部隊不簡單,素質過硬。”李先念看到森林部隊官兵同大火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很是感動,他對工作人員說:“替我向森警部隊發(fā)電表示敬意。”大火被撲滅后,鄧小平發(fā)布命令,嘉獎參加大興安嶺撲火救災的森林部隊全體指戰(zhàn)員。黑龍江森林部隊被授予“撲火尖兵”榮譽稱號。這場大火使森林警察這支鮮為人知的隊伍名揚海內外。
大火過后,那燒焦的泥土、那化為灰燼的林木,如同一個黑色的驚嘆號嵌刻在大興安嶺林區(qū)。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關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火災情況指出:這次撲火證明,森林警察對護林防火可以發(fā)揮很大的作用,但這支部隊的建設被忽視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目前,森林警察隊伍無論從數量上、素質上都遠不能適應需要,應當有計劃地加強。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云在《中央森林防火總指揮部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森警列入武警序列,過去國務院已經定了,這個原則不變……森警要增加些編制,我主張少增人,多增加現代化的先進裝備。
加強武裝森林警察部隊建設,進一步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和裝備水平,逐步實現防火、撲火手段的現代化,已經提上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議事日程。
一封內參放在總參領導的面前,這份當時屬機密的內參是解放軍報的一個記者寫的。在內參中,他寫道: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qū))的武裝森林警察,經國務院、中央軍委先后于1978年和1980年批準,戰(zhàn)士實行義務兵役制,連以下干部實行現役制。1984年5月,又經國務院批準、勞動人事部發(fā)文,規(guī)定武裝森林警察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但是,這個文件下達至今已近三年仍未落實,致使森警部隊領導體制目前既不屬于人民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也未正式納入武警部隊的序列。營以上干部尚未實行現役制,給森警部隊的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部隊建設出現了許多不好解決的問題。內參詳細列舉了這種管理體制帶來的問題,指出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將嚴重影響部隊的建設和部隊的戰(zhàn)斗力。這封內參所提的問題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央立即責成有關人員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文批準森林警察部隊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全部實行現役制,實行林業(yè)部門和公安部門雙重領導,以林業(yè)部門為主;中央和地方,以地方領導為主的管理體制。部隊執(zhí)行森林防火、滅火任務受各級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統(tǒng)一指揮。部隊擔負森林防火、滅火,全面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社會治安,參加林區(qū)經濟建設等任務。列編后,省(自治區(qū))武裝森林警察總隊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省(自治區(qū))森林警察總隊。森警辦與中央森林防火總指揮部辦公室、林業(yè)部防火辦一套機構,三塊牌子。不定級別,不轉現役。為便于與武警總部銜接工作,森警辦可以代表林業(yè)部參加武警軍級有關會議和發(fā)給相應規(guī)格的有關文件。森警辦人員按公安待遇。
1999年2月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fā)文件,調整武警森林部隊體制,從1999年2月10日起實行武警總部和國家林業(yè)主管部門雙重領導。由武警總部對其軍事、政治、后勤工作實施統(tǒng)一領導,國家林業(yè)主管部門負責業(yè)務工作。武警森林部隊的森林防火業(yè)務工作實行中央與地方雙重領導。部隊執(zhí)行跨省(自治區(qū))森林防火、滅火任務時,由國家林業(yè)局統(tǒng)一指揮;部隊執(zhí)行所在省(自治區(qū))森林防火、滅火任務時,由當地人民政府統(tǒng)一指揮,國家林業(yè)局長兼任武警森林指揮部第一政治委員。
武警總部司令部設立警種部,撤銷國家林業(yè)局森林警察辦公室,組建武警森林指揮部,軍級,負責領導管理森林部隊,組織指揮部隊防火、滅火。指揮部機關編設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指揮部下轄內蒙古自治區(qū)、吉林省、黑龍江省、云南省4個森林總隊。
8月4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森林指揮部正式掛牌成立。
. 至此,中國武警森林部隊進入了全面建設和發(fā)展的新時期,分布在中俄、中蒙、中朝、中緬、中越和中老幾千里的邊境線上的300多個值勤點,守護著3000多公頃的森林草原資源。在祖國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脈,在三北防護林和長江防護林的重要地段,在戈壁沙漠和西南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都有森林警察官兵的身影和足跡。如今,森林部隊已發(fā)展成為具有現代化立體作戰(zhàn)能力的專業(yè)隊伍,成為森林防火中的主力軍和突擊隊,成為實現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部隊歷史的調研報告
第2篇 部隊歷史的調研報告
想了解一下關于中國部隊的歷史嗎?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隊歷史的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部隊歷史的調研報告范文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森林部隊(簡稱武警森林部隊),是森林防火、滅火的專業(yè)武裝力量,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在林?;饒鲋薪涍^血與火的洗禮成長起來的,一支有著光榮傳統(tǒng)的部隊。半個多世紀以來,森林部隊由最初的護林隊發(fā)展成為武裝森林警察部隊,成為保護林區(qū)森林資源和林區(qū)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林區(qū)社會治安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被譽為森林保護神、綠色衛(wèi)士,并一直被外界稱為神秘的特種部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成立后,東北各地建立起以工人、農民為主體的人民自衛(wèi)隊,這些自衛(wèi)隊平時主要任務就是清奸、清匪、護廠、護村。1950年8月,鑒于這些組織的職能已經代替了護林隊的作用,人民政府決定撤銷護林隊建制。部隊派來的干部全部轉業(yè)到地方。護林隊員有兩種選擇,要么復員,要么轉現役。當時正值抗美援朝時期,絕大多數護林隊員參加了志愿軍。
護林隊被撤銷后不久,大、小興安嶺等林區(qū)發(fā)生多起特大森林火災,這幾起火災起因都是人為破壞。大火燃燒了兩個多月,燒毀森林面積36萬公頃,給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徹底清除林內壞人,捕捉敵特,保護森林,維護治安,1950年10月16日,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在遼東、吉林、松江、黑龍江省建立人民護林隊,省設大隊部,大隊長由省農林廳林政處處長(后改由林業(yè)廳廳長)兼任,副大隊長設專職干部。在重點林區(qū)的專署、縣區(qū)設中、分、小隊。中、分隊長由當地林業(yè)科科長兼任,專區(qū)、縣公安局、武裝部等負責軍事指揮。12月后,黑龍江省、松江省護林大隊相繼組建。護林隊干部多數來自轉業(yè)軍人,隊員大部分從各地農村招收。
各地護林武裝相繼組建,并沒有使森林火災滅絕。境外敵對勢力和國內匪特相互勾結,將破壞目標放在防守困難的林區(qū)里,令護林隊防不勝防。1951年7月23日,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在偏遠林區(qū)地帶建立護林站,有重點地安設電話與騎兵護林員,每站配備一二十名護林員從事防火、撫育等工作,其所需經費從育林費中支出,成為永久性的事業(yè)機構。根據這一決定,黑龍江省在黑河專區(qū)的偏遠林區(qū)建立護林站34處,并招收護林員198人,其他各地縣護林隊作為常設機構,仍分駐于偏遠林區(qū),從事清山剿匪、護林防火和維護林區(qū)治安等工作。
由于護林隊采取一縣一隊的布局,兵力過于分散,又缺少交通工具和通信設備,指揮不靈、違法亂紀現象不斷發(fā)生。1952年1月,黑龍江省林業(yè)廳撤銷護林大隊部,下屬各隊分別交由各地林業(yè)科、局領導管理。但各地森林火災仍不斷發(fā)生。針對這種情況,在東北主持工作的高崗和林楓經過研究,決定給周恩來寫一封信。信中,他們將這幾年發(fā)生的大火及造成的損失如實地向周恩來進行了報告,并根據當時形勢,提出東北需2個林業(yè)師、4000人的護林部隊。1952年4月10日,高崗和林楓將信的內容以加急電報的形式發(fā)給周恩來。
周恩來收到電報后,不禁憂心忡忡。東北林區(qū)是我國最大的一塊原始林區(qū),保護好這塊森林資源,不但對于生態(tài)平衡,而且對于我國的國家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森林火災造成的巨大損失周恩來也非常清楚,護林隊員短缺他也知道。但此時,抗美援朝正處在關鍵時期,一切為了前線,國內能調動的部隊已經全部調動起來了,沒有調動的部隊也都擔負著御敵侵入的重任,這些部隊是不能動的。于是,周恩來打電話找來軍委總參謀部的同志,把高崗和林楓的電報遞給他們??赐觌妶?,總參謀部的同志也感到為難,最后說:只能等朝鮮停戰(zhàn),部隊回來后才能解決這個問題。經過幾天的反復考慮,4月23日,周恩來給高崗和林楓回了電報,說:東北所需2個林業(yè)師和4000人護林部隊,經軍委總參謀部研究后,認為除待朝鮮停戰(zhàn)后可以從志愿軍中抽調外,目前國內部隊很難再抽調出2個完整建制師轉業(yè)。如東北四五月份即要2個師作林業(yè)師及4000護林武裝,則擬將東北給志愿軍保留的2萬老兵(6個獨立團)和西南的補訓師的架子合編擔任,并在每個連里保留一個班的步兵輕武器,4000護林武裝亦可不再另撥。你們意見如何?高崗和林楓決定按照周恩來的指示辦,護林人員不足部分由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處理。
面對越來越多的火災,內蒙古自治區(qū)主席烏蘭夫、副主席王再天商定,請示公安部要求將一騎兵團轉業(yè)到林業(yè)部門,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公安司令部林務大隊。公安部經過研究,同意了他們的請求,大隊部設在烏蘭浩特。部隊主要駐守在重點邊遠林區(qū)、林火災區(qū)和亂砍濫伐嚴重地區(qū),執(zhí)行護林防火、林政檢查、維護林區(qū)治安等任務。
朝鮮戰(zhàn)爭停止后,國內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公安部隊也開始邁入了正規(guī)化的建設軌道。
中南海內,毛澤東聽完了總參謀部匯報后,深吸一口香煙,然后緩緩地將嘴里的煙吐出來,說:各地企業(yè)部門的警衛(wèi)太亂,你們研究一下怎樣使他們統(tǒng)一起來,更便于使用和管理。周恩來和總參謀部的同志經過反復討論,感到改成經濟警察比較合適。周恩來將大家討論的意見報給毛澤東,毛澤東聽了后說:各地的情況不一樣,征求一下意見,如可行,我們聯合發(fā)一個命令,將全國各地企業(yè)部門的武裝警衛(wèi)正式改編為經濟警察。
但是,護林隊改為經濟警察情況有點麻煩,因為一旦改為經濟警察其隸屬關系就改變了,正可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國家林業(yè)部為慎重起見,決定先征求一下意見。東北林業(yè)局局長金樹源將所轄各省林業(yè)部門有關領導找來召開會議。經討論,最后同意改為經濟警察。會后,他們打了報告,提出護林隊以搜山剿匪、加強林區(qū)治安保衛(wèi)為主,防火宣傳為輔,又兼有武裝部隊的性質,因此應將護林隊改為森林公安隊。報告打上去后不久,國家林業(yè)部電告東北行政委員會林業(yè)局,同意東北護林隊改稱中國人民護林警察。
于是,東北行政委員會下發(fā)文件,決定將原屬林業(yè)局之護林隊,歸屬于中國人民經濟警察系統(tǒng),一律改稱為__省護林警察隊,其政治、軍事、業(yè)務上的訓練教育,干部管理以及供給待遇均由各自之林業(yè)廳負責,公安廳應負責協助加強其政治工作,省公安廳主管業(yè)務的干部可兼任政治委員。各省護林隊經過整編后正式組建護林警察隊。
隨著黑龍江、松江省合并,原屬兩省的護林警察合并組成了黑龍江護林警察大隊。為了指揮方便,護林大隊改為黑龍江省林業(yè)廳森林警察處,不久劃歸省公安廳總隊領導,并入了省公安廳民警處,后歸省公安廳武警總隊領導。
1962年初,黑龍江省林業(yè)廳為了加強護林防火和林區(qū)的治安管理,又寫報告給國務院,要求恢復1958年以前的森林警察機構及對它的領導,將森林警察和經濟警察分開使用。森林警察主要負責護林防火、維護林區(qū)治安;經濟警察負責林區(qū)工業(yè)保衛(wèi)。并且在恢復和充實林區(qū)森林警察大隊部人員外,恢復森林警察支隊機構,領導省森林警察和林業(yè)部門的經濟警察。他們的請求很快得到國務院的批準。國務院指示,森警今后除直接受林業(yè)部門領導外,在公安業(yè)務與軍事訓練等方面,仍受公安武警部隊的領導。之后,全省森警部隊開始進行整編。
1962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為了統(tǒng)一領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地區(qū)的林業(yè)工作,決定在哈爾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林業(yè)部東北林業(yè)總局,轄8個林業(yè)管理局。但是,由于森林警察部隊的駐防地和執(zhí)勤范圍處在東北林業(yè)總局和省林業(yè)廳林業(yè)施業(yè)區(qū)的交叉位置,絕大部分森警基層部隊分布在林業(yè)總局轄區(qū)內,因而出現了領導體制混亂、多頭領導、誰都管、誰都管不起來的現象。于是,黑龍江省林業(yè)廳上報省委、國家林業(yè)部,要求將森林警察部隊移交東北林業(yè)總局領導。這個問題牽涉面比較廣,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國務院沒能馬上答復。
不久,黑龍江省召開森林經營局長會議提出,將總局轄區(qū)內的森警部隊全部移交東北林業(yè)總局領導,林業(yè)廳各森林經營局管轄區(qū)內的森警全部撤銷。之后,國家林業(yè)部函復東北林業(yè)總局,同意森工企業(yè)接收森林警察。面對森警不斷更改的領導關系和面臨被撤的危機,國家林業(yè)部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森林警察體制的報告,提出森林警察是一個警種,對于森林防護起著別的部隊無法替代的作用,從國家的長遠發(fā)展看,作為一個警種,要保留原建制。由于對這支部隊的使用管理的混亂,建議成立森警總部,將內蒙、吉林、黑龍江省的森林警察統(tǒng)管起來,由林業(yè)部和公安部隊司令部對森警總部實行雙重領導。收到林業(yè)部的報告后,周恩來總理非常重視,立即責令有關部門進行研究。1966年1月12日,國務院下發(fā)文件批復,同意保留森林警察建制,但不同意設立森林警察總部,仍由各省區(qū)分管森林警察部隊。并明確指出黑龍江省森林警察屬于林業(yè)企業(yè)的歸東北林業(yè)總局領導,屬于地方的歸省林業(yè)廳領導,有關軍事訓練、服裝和武器供應問題,請公安部協助解決。
在林業(yè)部準備按照國務院指示整頓森林部隊時,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國。哈爾濱森警大隊部分干警組成的毛澤東思想造反有理戰(zhàn)斗團,查封了原省森林警察支隊,支隊工作被迫停止。不久,國務院、中央軍委發(fā)出《關于森林警察部隊進行文化大革命問題的通知》電報,明確規(guī)定森林警察部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受當地軍分區(qū)領導。后來,黑龍江省革委會和省軍區(qū)聯合行文上報國家林業(yè)部,要求將森警部隊改編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制。林業(yè)部沒有同意,轉而上報國務院要求將森林部隊移交地方領導管理,以便更好地使用。為了加強對這支部隊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國務院決定恢復省森林警察支隊部的建制,由省林業(yè)總局黨委負責組建,撤銷解放軍對森警部隊的軍事接管。
為了提高護林隊伍人員素質,經中央軍委和國務院批準,森林部隊1978年起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為3年,歸各省林業(yè)部門主管;在護林防火工作上受省和所在地護林防火指揮部指揮。
實行兵役制以后,遇到了一些現實問題,原來各級的領導都是地方領導擔任,實行兵役制后如果繼續(xù)由地方領導擔任,面臨著戰(zhàn)士進步、提干等一系列問題。針對各省反映的情況,國務院、中央軍委專門下發(fā)了《關于武裝森林警察實行義務兵役制后有關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森警部隊連排職干部,從1980年開始按軍隊現役干部管理。連級以上的干部仍然由地方干部擔任。
就在森警部隊不斷調整變換時,一個新的轉機到來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開始重新組建。國家林業(yè)部和公安部經過研究,聯合上文國務院,提出將森林部隊劃歸武警部隊序列,得到國務院的批準。國家勞動人事部下發(fā)通知,將武裝森林警察列入人民武裝序列,實行雙重領導、以地方為主的體制。為了加強對武裝森林警察部隊的領導,公安部要求林業(yè)部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設一個林業(yè)部森林警察辦公室,來協調武警與森林部隊的正常工作。林業(yè)部決定由林業(yè)部副部長劉廣運兼任辦公室主任。
就在武警總部和林業(yè)部聯合工作組到黑龍江省森警總隊進行調查,研究關于森警部隊列入武警序列等有關問題的時候,一個突發(fā)事件引起了國家重視,并改變了這支部隊的命運。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的西林吉、圖強、阿爾木和塔河4個林業(yè)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起火,繼而引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場特大森林火災。據初步統(tǒng)計,過火面積達101萬公頃。燒毀房舍61.4萬平方米(內含居民住房40萬平方米)、貯木場4處半、林場9處、存材85.5萬立方米;燒毀各種設備2488臺、糧食650萬斤;毀壞橋涵67座、鐵路專用線9.2公里、通訊線路483公里、輸變電線路284.2公里;受災群眾5萬多人,死亡193人,受傷226人。大火持續(xù)燃燒了21天,過火森林面積達56萬公頃,投入滅火人員共約3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人民幣.
在這場大火中,一支特殊的隊伍以嫻熟的撲火專業(yè)技能、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嚴明的組織紀律、良好的戰(zhàn)術素養(yǎng),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這就是森林警察部隊。這支部隊始終擔負著打火頭、攻險段的重任,為撲滅這場森林大火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時任軍委主席的鄧小平通過電視,看到森林部隊的戰(zhàn)士勇敢撲火的場面時,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火場中真離不開這支部隊,這支部隊不簡單,素質過硬。李先念看到森林部隊官兵同大火浴血奮戰(zhàn)的場面,很是感動,他對工作人員說:替我向森警部隊發(fā)電表示敬意。大火被撲滅后,鄧小平發(fā)布命令,嘉獎參加大興安嶺撲火救災的森林部隊全體指戰(zhàn)員。黑龍江森林部隊被授予撲火尖兵榮譽稱號。這場大火使森林警察這支鮮為人知的隊伍名揚海內外。
大火過后,那燒焦的泥土、那化為灰燼的林木,如同一個黑色的驚嘆號嵌刻在大興安嶺林區(qū)。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關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火災情況指出:這次撲火證明,森林警察對護林防火可以發(fā)揮很大的作用,但這支部隊的建設被忽視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目前,森林警察隊伍無論從數量上、素質上都遠不能適應需要,應當有計劃地加強。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云在《中央森林防火總指揮部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森警列入武警序列,過去國務院已經定了,這個原則不變森警要增加些編制,我主張少增人,多增加現代化的先進裝備。
加強武裝森林警察部隊建設,進一步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和裝備水平,逐步實現防火、撲火手段的現代化,已經提上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議事日程。
一封內參放在總參領導的面前,這份當時屬機密的內參是解放軍報的一個記者寫的。在內參中,他寫道: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qū))的武裝森林警察,經國務院、中央軍委先后于1978年和1980年批準,戰(zhàn)士實行義務兵役制,連以下干部實行現役制。1984年5月,又經國務院批準、勞動人事部發(fā)文,規(guī)定武裝森林警察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但是,這個文件下達至今已近三年仍未落實,致使森警部隊領導體制目前既不屬于人民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也未正式納入武警部隊的序列。營以上干部尚未實行現役制,給森警部隊的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部隊建設出現了許多不好解決的問題。內參詳細列舉了這種管理體制帶來的問題,指出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將嚴重影響部隊的建設和部隊的戰(zhàn)斗力。這封內參所提的問題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央立即責成有關人員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文批準森林警察部隊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全部實行現役制,實行林業(yè)部門和公安部門雙重領導,以林業(yè)部門為主;中央和地方,以地方領導為主的管理體制。部隊執(zhí)行森林防火、滅火任務受各級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統(tǒng)一指揮。部隊擔負森林防火、滅火,全面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社會治安,參加林區(qū)經濟建設等任務。列編后,省(自治區(qū))武裝森林警察總隊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省(自治區(qū))森林警察總隊。森警辦與中央森林防火總指揮部辦公室、林業(yè)部防火辦一套機構,三塊牌子。不定級別,不轉現役。為便于與武警總部銜接工作,森警辦可以代表林業(yè)部參加武警軍級有關會議和發(fā)給相應規(guī)格的有關文件。森警辦人員按公安待遇。
1999年2月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fā)文件,調整武警森林部隊體制,從1999年2月10日起實行武警總部和國家林業(yè)主管部門雙重領導。由武警總部對其軍事、政治、后勤工作實施統(tǒng)一領導,國家林業(yè)主管部門負責業(yè)務工作。武警森林部隊的森林防火業(yè)務工作實行中央與地方雙重領導。部隊執(zhí)行跨省(自治區(qū))森林防火、滅火任務時,由國家林業(yè)局統(tǒng)一指揮;部隊執(zhí)行所在省(自治區(qū))森林防火、滅火任務時,由當地人民政府統(tǒng)一指揮,國家林業(yè)局長兼任武警森林指揮部第一政治委員。
武警總部司令部設立警種部,撤銷國家林業(yè)局森林警察辦公室,組建武警森林指揮部,軍級,負責領導管理森林部隊,組織指揮部隊防火、滅火。指揮部機關編設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指揮部下轄內蒙古自治區(qū)、吉林省、黑龍江省、云南省4個森林總隊。
8月4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森林指揮部正式掛牌成立。
. 至此,中國武警森林部隊進入了全面建設和發(fā)展的新時期,分布在中俄、中蒙、中朝、中緬、中越和中老幾千里的邊境線上的300多個值勤點,守護著3000多公頃的森林草原資源。在祖國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脈,在三北防護林和長江防護林的重要地段,在戈壁沙漠和西南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都有森林警察官兵的身影和足跡。如今,森林部隊已發(fā)展成為具有現代化立體作戰(zhàn)能力的專業(yè)隊伍,成為森林防火中的主力軍和突擊隊,成為實現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部隊歷史的調研報告范文,已全部結束,感謝你的閱讀。
第3篇 歷史調研報告
當前,企業(yè)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是影響和阻礙眾多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處理和解好決歷史遺留問題,已是當今有些企業(yè)不得不面對現實問題。本文通過介紹企業(yè)歷史遺留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方法。這些基本原則和主要方法在處理和解決本企業(yè)歷史遺留問題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希望能對類似企業(y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起到參考和借鑒作用。
一、企業(yè)歷史遺留問題產生的原因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企業(yè)經營狀況較差,生產任務嚴重不足,企業(yè)為了減輕負擔,通過減員增效的方式,依據有關政策,并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內退文件,對其中一部分職工辦理了內退。這種由于企業(yè)經營狀況不佳,所采取的內退辦法,在全國都普遍存在。但后來隨著國家宏觀經濟的好轉,企業(yè)自身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得以起死回生,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逐步提高,在職職工收入也隨之提高,內退人員的收入與同期未選擇內退的退休職工收入差別日漸明顯,這就導致了提前辦理內退的退休職工心理上極端不平衡。于是,眾多內退職工不斷到企業(yè)、地方政府集訪,反映企業(yè)當年不應給其提前辦理內退。
二、企業(y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基本原則
1、尊重歷史,面對現實
處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必須遵照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如果割裂當時的歷史條件,單純地處理和解決這一問題,則無可下手。當時,作為內退職工,所考慮的是企業(yè)萬一垮了,還不如辦理內退,不用上班還比在職職工收入高,他們自愿選擇內退這條道路,()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是一種比較穩(wěn)妥的辦法。他們辦理了內退,就不用承擔企業(yè)經營不佳的風險,相當于進入了保險箱,這一歷史環(huán)境企業(yè)與內退職工都必須尊重。在雙方尊重歷史的前提下,企業(yè)和內退職工也必須面對現實。盡管內退文件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但許多內部職工與近幾年退休的職工相比,感覺吃虧了,這是一個現實矛盾。作為內退職工,訴求有一定的合理性,兩者收入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現實狀況,企業(yè)需要積極應對。
2、把握政策,實事求是
把握政策是做好信訪穩(wěn)定工作的核心所在。如果企業(yè)僅考慮解決矛盾,不嚴格把握政策,則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容易給其他類似企業(yè)帶來重大影響,甚至會影響地區(qū)類似企業(yè)的穩(wěn)定。鑒于此,企業(yè)始終以國辦發(fā)文件為依據,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處理這一歷史遺留問題。企業(yè)既承認職工訴求的合理性,又不能單方面地站在企業(yè)或職工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企業(yè)只有全面、充分、實事求是地考慮問題產生的來龍去脈,認認真真分析其產生、發(fā)展、爆發(fā)的全過程,并采取符合政策的措施,才能從根本上處理和解決好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3、不添新亂,不留后患
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本身就是難啃的硬骨頭。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更是難上加難,既要充分尊重當時的特定歷史,充分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充分理解當時政策的進步意義,又要確保今后不產生新的矛盾,不增添新的麻煩,不留下任何隱患,這的確是對企業(yè)主要領導駕御企業(yè)、處理復雜問題能力的嚴峻考驗。我們嚴格按照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對清理的人員范圍、處理辦法等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不留后患,又專門制定了配套辦法,即《實施細則》,進一步說明了政策依據、符合解決范圍的人員、操作程序及有關問題的解釋與說明,從制度層面保證了解決方案的嚴肅性、全面性,縝密性。
三、解決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主要方法
1、傾聽訴求,將心比心
在集訪的整個過程中,企業(yè)建立了暢通的訴求體系,要求所有干部都是上訪者的接待員,所有干部都要耐心地傾聽上訪者的訴求,將心比心,站在上訪者的角度去解疑釋惑,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所有上訪者盡情傾訴,發(fā)泄其想法及不滿。同時要求,所有干部尤其是各單位一把手要對上訪者反映的問題進行分類,及時反饋上訪者訴求,對于不能直接答復的訴求,咨詢職能部門后,主動上門做工作,使上訪者感受企業(yè)是真正重視他們的訴求,拉近上訪者與企業(yè)的距離,為解決問題樹立企業(yè)積極的姿態(tài),營造良好的解決問題的氛圍。
2、正視矛盾,分清主次
正視矛盾是解決矛盾的前提,分清主次矛盾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我們至始至終都以積極的姿態(tài)面對矛盾,也從沒有回避矛盾,更沒有隱瞞和壓制矛盾,認認真真分析各類矛盾的類別,區(qū)分出與政策有關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在集訪期間,退休教師也來上訪,我們明確告知他們的問題不屬于這次內退職工的范圍,待內退職工反映的問題徹底解決后,再針對退休教師反映的問題加以研究解決。同時,即使是內退職工反映的問題也有辦理內退無關的事情,我們同樣也分離出來,這樣,就較好地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順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起到了關鍵作用。
3、胸懷全局,體現個
性
解決內退問題,是十分敏感和棘手的工作,稍有不慎,則會影響全局,釀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和后果。因此,在處理這一問題時,企業(yè)主要領導胸懷全局,謹小慎微籌劃解決方案,確保既解決企業(yè)內退問題,又不引起地區(qū)其他企業(yè)內退職工因互相攀比帶來的不利影響。企業(yè)先后走訪了政府和類似企業(yè),經過認真分析,內退現象普遍存在,且具有共性,但考
慮到企業(yè)的具體問題和個性問題。我們在制定措施和辦法時,就特別有針對性,既解決了企業(yè)的矛盾,又沒有給面上帶來任何不良影響。幾年的實踐證明,通過分析企業(yè)的特點和個性,所制定的解決辦法是正確的,經受了考驗。
4、信息暢通,掌握主動
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誰掌握的信息越多誰就越具有主動權。信訪穩(wěn)定工作特別處理和解決內退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收集最新最準確的信息,我單位利用各個渠道收集信息,除了通過各單位、各支部公開的渠道收集信息外,我們有針對性安排不引起內退職工懷疑的人員深入內退職工經常聚集的地方了解內退職工談論的情況,尤其是了解骨干人員的想法,然后將內退職工最新的思想動態(tài)反饋給主管領導。這對于企業(yè)掌握工作的主動權,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制定正確的解決辦法和政策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政策攻心,曉之以理
做信訪穩(wěn)定工作,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始終堅持以政策為依據,運用政策攻心,言之有理,拘之有因。我們處理內退問題時,始終堅持了這一點。我們制定好文件后,并沒有立即出臺,用了四多月的時間進行政策攻心。我們安排有關人員故意將文件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精神散布于內退職工當中,觀察其反應,了解其變化。同時,表明企業(yè)的態(tài)度,不作任何許愿,決不突破政策,一視同仁,嚴格依據政策和文件執(zhí)行。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企業(yè)會最大限度的考慮職工的利益。在正式出臺文件之前,黨委書記通過直播的方式發(fā)表電視講話,黨委書記飽含對內退職工的關愛之情,心系對企業(yè)發(fā)展的擔心與顧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次闡明政策及實施辦法,號召全體職工與家屬共同為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環(huán)境而努力。黨委書記就解決穩(wěn)定問題發(fā)表電話講話,在企業(yè)發(fā)展史上尚屬首次,其方式新穎,覆蓋廣泛,為迅速解決內退問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責任到位,群策群力
信訪穩(wěn)定工作不僅僅是信訪部門的職責,它需要各單位的共同努力。同時,做好信訪穩(wěn)定工作需要明確各級領導的責任,并將責任落實到位,群力群策,形成大信訪格局,推動整個信訪穩(wěn)定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們在解決內退問題時,較好地調動了企業(yè)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頭上,形成企業(yè)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分片負責,各單位一把手負責本單位的責任體系。其次,全體動員,發(fā)動職工,積極宣傳穩(wěn)定對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營造發(fā)展離不開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穩(wěn)定的濃郁氛圍。同時,充分利用內退職工的親戚、朋友之間的情感紐帶,深入家庭,開展工作,集各方之力量,匯各方之智慧,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立體工作格局。
7、團結多數,孤立少數
對于絕大多數內退職工,其訴求是合理的,其要求也是正常的。我們通過深入了解,很多內退職工是想通過正常的渠道來反映他們的訴求,不愿意參加集訪。另外,由于他們的子女大多也在企業(yè)上班,絕大多數內退職工不愿看到因集訪影響企業(yè)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內心還是希望企業(yè)發(fā)展的越來越好,有些是抹不開面子,是被迫參加組織者進行的集訪,真正鬧事的人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在得出這樣的判斷后,我們就依靠和團結全體干部職工集中精力做好大多數內退職工的思想工作,孤立小數。實踐證明,只要大多數人思想統(tǒng)一了,穩(wěn)定了,企業(yè)就有了穩(wěn)定的基礎。
8、依靠政府,維護秩序
緊密依靠政府,是做好信訪穩(wěn)定工作尤其是處理和解決集訪事件的一條重要經驗。正常來說,政府是正面價值取向的代表,也是合法和正義的代表。依靠政府,可以規(guī)范上訪者的行為,更可以使集訪事件處于理智狀態(tài),避免走向極端。由于,我們長期于當地政府保持良好的政企關系,在企業(yè)發(fā)生集訪事件期間,政府主動幫助我們,主動出面幫企業(yè)做工作,主動向退休人員進行普法宣傳,講解政策,反復告戒不要有違法行為,要用合法的形式表達訴求,有力地配合()了企業(yè)的信訪穩(wěn)定工作。
總之,信訪穩(wěn)定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穩(wěn)定工作,尤顯得格外重要。只要我們在信訪穩(wěn)定問題上原則把握得當,方式方法合理,就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實為企業(yè)發(fā)展服務。
屆高三歷史學科教學調研報告
屆高三歷史學科教學調研報告
溧陽市教研室 管 婷 、10、10
為了促使全市高三歷史教師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深入刻苦地鉆研教材和考綱,優(yōu)化教學策略、探索教學規(guī)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對各校高三歷史的教學情況就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備課作業(yè)、試卷評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從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領略和感受到高三歷史教師們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的熱情和奮發(fā)向上的敬業(yè)愛崗的精神,同時我們針對各校高三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要求。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歷史任課教師全市共有15位,其中省溧中、光華中學、南中、埭中、戴中均有二位歷史教師,市三中有四位教師,只有竹中是一位任課教師,從總體上看,各校高三的任課教師絕大多數是新老教師搭配,形成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較為合理的教學格局。教師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理念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大多數學校能堅持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的理念、教學模式都有了較大的更新,課堂教學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學計劃方面:
優(yōu)點:
1、省中、光華、竹中、戴中教學計劃中指導思想明確,教學策略具體,教學課時安排詳細、能落實到每一周。其中省中有明確的高考目標,力爭在常州市區(qū)的優(yōu)先名次,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光華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與勾通,注重對學科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與激勵;南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進度中分兩塊:一快是課堂教學的進度表,內容包含新授課的中古史和單元復習課的中國近現代史上下冊,另一快是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復習的內容安排,每一周都有學生閱讀復習教材的安排內容——《中國近現代史》,在此基礎上進行行跟進性訓練,以每單元25道選擇題為題量,在安排表中請學生對照表格嚴格遵守。戴中有明確的分工合作,教學策略講究實效;竹中的計劃扎實有效、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2、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進度基本一致,一般在11月的期中考試前完成《中國古代史》新授課的教學和單元復習教學,期中考試后進行中國近現代史的復習。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必須完成中古史、中近史、中現史三冊書的單元復習和主要專題的復習,期末參加常州市高三統(tǒng)考,教學任務比較艱巨,但在與高三教師的交談中,幾乎所有的教師對完成今年的教學復習任務充滿了信心。
問題:
1、省中的教學計劃中措施不夠具體詳細,要切實進行集體備課,既要有明確分工,又要有密切的合作。
2、南中計劃中的指導思想要進一步明確,要確定高考的努力方向和目標;三中計劃中指導思想、教學思路和措施明確,教學課時安排詳細,但教學設計沒有明確的分工合作。
3、埭中教學內容能落實到每周、每一個知識點,但缺少指導思想和具體的教學策略。
備課方面:
優(yōu)點:
1、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除竹中只有一位任課教師外,其它學校均有二位或四位任課教師進行教學,大多數學校能進行共同研討集體備課、堅持實行教學案一體化。
2、省中、光華、南中能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的教學案,既貼近高考、又貼近學生的實際,各校教學案基本上自成系列,教學案的質量較高。省中、光中、三中、戴中注重高考精典題的解析,引導學生走近高考,了解高考的命題意圖和趨向。南中教學案規(guī)范、合理、有一定的新意,尤其注重結構圖示的創(chuàng)新和設計,化繁為簡,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三中和竹中的教學案也在不斷地提高和優(yōu)化。三中的學案設計切合學生的實際,選取的課堂思考題和訓練題貼近學生的基礎。
問題:
1、有些學校在教學案的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省中的學案中以填空的形式來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這有其可取的方面,但用大括號小括號的形式更利于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構建網絡式的知識體系,更便于學生記憶。
2、戴中教學案要進一步優(yōu)化,要減少剪貼的成份,盡可能電子備課,努力形成備課組內教學案一體化的系列。
3、一些學校的教學案設計中缺少高考精典題一環(huán)的選取與回顧。
4、有些青年教師對教材、大綱的刻苦鉆研、正確把握不夠,集體備課后,不能很好地內化自己的東西。內功不夠扎實。
課堂教學方面:
這一次高三歷史教學調研共聽了15位教師的課。歷史課堂教學10節(jié)是優(yōu)秀,優(yōu)課率占66%,4節(jié)是良好,1節(jié)是一般。
《高三歷史課堂教學一覽表》
優(yōu)秀良好一般備注
省中2
光華2
南中21
三中111
戴中11
埭中11
竹中1
優(yōu)點:
1、大多數學校的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理念比較新、能體現課堂教學的“二主”模式——教的主導和學的主體作用。能較好的引導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從宏觀上讓學生把握歷史知識的整體結構,形成知識網絡之樹,從微觀上讓學生了解掌握歷史的基礎知識,同時分析、理解、掌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因果關系。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景和教學情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的問題有一定的坡度和層次性,能注意到分層教學;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全方位地分析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教師的引導、點拔、歸納到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以“問題教學法”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以問題的創(chuàng)設來構建知識體系,再通過基礎知識、知識結構來解決實際面臨的問題情境,讓“問題教學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大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注重“論從史出、史由證來”思維方法的有效訓練。
2、有些優(yōu)秀教師能以學生為本,師生活動頻繁,注重教學實效,在教學中不是把現成的歷史結論拋給學生,而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步步誘導學生感受歷史、感悟歷史,讓學生自己悟出結論、得出結論。注重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思維的交流與碰撞,讓學生對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回答內容進行點評,讓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評價意識。南中、埭中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狀態(tài)良好,能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和思考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時發(fā)出會心的的笑聲,課堂教學效果較好。
3、各校除了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外,像光華、南中還堅持養(yǎng)成學生自主看書閱讀教材的習慣,在中古代史新授課教學的同時,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中自主復習《中國近現代史》,并利用一定的時間對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考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滾動的自主復習的模式。
4、南中、三中在課堂上堅持進行紙筆訓練,每一節(jié)課前教師先設計好一小張既能構建知識體系,又在知識體系上“挖空”可以“填空”的默寫的材料進行訓練。天天堅持下去必有成效,因為這樣做既能督促學生不斷地溫習,又能構建知識體系和夯實主干基礎知識。
以上說明這些教師能深入的鉆研教材和大綱,積極地開動腦筋、精益求精地進行教學思路和策略的設計。他們對教學的執(zhí)著和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感動。
問題:
1、有個別教師講課缺乏激情,仍以知識的羅列和知識的疏理為主,以自己的講述和分析歷史概念、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為主,甚至整個課堂教學一講到底,沒有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沒有很好地或很少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和問題情景,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激活學生歷史的思維能力,教學觀念依然很陳舊,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的了無興趣、索然無味。
2、有的學校雖然教師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認真設計了教案,但由于學生長期以來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因而學生的思維不能被激活,有的教師教學的應變能力較欠缺,教學的預設和生成關系處理得不好,教學效果不明顯。
3、有的教師上課時只顧自己教學任務的完成,不太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和狀態(tài)。
4、有的教師在課堂中讓學生展示思維過程的時間太少或沒有,沒有形成讓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交流和碰撞。對學生思維過程或回答的內容不能夠作出很好的點評或點評不到位。學法指導的力度不夠,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學生所想所做。
5、在課堂教學中一問一答的思維訓練仍較多,紙筆訓練不能很好地落實,很少進行紙筆訓練。有的教師總認為紙筆訓練太浪費時間,一道題目要花費太多的時間,教學進度和任務就無法完成了,沒有處理好個別學生的思維訓練與全體學生思維鍛煉的關系。有的學校盡管已注意到紙筆訓練,但無論是理念上還是操作層面上都不夠到位。
6、歷史試題講評課的教學模式陳舊,有的教師沒有進行認真的統(tǒng)計和分析,沒有在課堂上向學生總體講明這一次測試結果的基本情況,基本上是一講到底,有的甚至還停留在講答案對答案的層面上,取幾個典型的錯誤教師自己講答案、自己分析,很少甚至沒有讓學生展示自己錯誤或正確的思維過程,讓學生起來講述發(fā)言的機會極少,不能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評價意識和進行解題思路及方法的指導。
練習批改方面:
優(yōu)點:
1、各校在學案中都能堅持一課一練,能督促學生及時完成學案,并對學案進行全批全改,尤其是光華中學的教師注重學生學案中的質疑與反饋,對學生的質疑能做出及時的回答批語。省中教師精心設計和編寫《屆高三歷史思維訓練題》,每周2-3道主觀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對此能堅持賦分批改。
2、光華、戴中、埭中每周根據學生的學科基礎,布置學生完成一至二道學科綜合性的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并能堅持賦分批改,戴中的學生能根據教師的批改,找出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及時進行訂正和補充。三中每周三利用1小時的時間進行每周訓練,題量是25道選擇題,三道主觀題,及時批改反饋,精講精析。
3、省中、光華、竹中等校教師能堅持將學生選擇題中的錯題進行匯總,在此基礎上進行跟蹤訓練與滾動性訓練。
4、埭中的李志良老師堅持要求學生,督促學生做好學案的預習工作,檢查批改認真,落實到位。
問題:
1、有些學校的作業(yè)批改力度不夠,大致批一個“勾”或一個“閱”,主觀題的批改沒有做到賦分批改。
2、有的學校不能很好地精心選取設計訓練題。教師做的題目沒有達到一定的量。
3、有的教師布置了作業(yè),但檢查批改不到位,學案中學生開了天窗,也沒有詢問原因,聽而任之。
4、練習題不能做到精練精講精析精評。
教學建議和要求:
1、要加強對教綱、考試說明、教材的深入研究,把握高考命題的趨勢
綜合分析歷年高考歷史命題的指導思想,高屋建瓴地提高備考的針對性,認真分析的高考評價報告(評價報告是命題人與教學第一線的的教師之間的橋梁),同時對歷年來的高考上海卷和廣東卷等進行深入的鉆研,以把握高考的命題思路、趨勢和方向。要注意《考試說明》新增加的內容(與相比),并分析主要特點:(1)增加與知識體系有關的內容:(2)與熱點內容有關;(3)某一歷史階段重要的歷史內容等。這些內容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這樣教師備課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近幾年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發(fā)布的信息說明:將降低試題難度。這個信息對復習備考的指導意義是:一是重視基礎、重視課本;二是要求學生遇到容易題和中檔題不要粗心大意、馬馬虎虎,要拿足拿夠這部分的分值;三是對照《考試說明》,認真通讀教材。今年江蘇的高考歷史試題,較大地提高了歷史學科能力考查的層次,加強了歷史思維能力的考查力度,略降低了“再認、再現重要歷史事實”的題量和分值。
2、夯實基礎、重視能力、將識記——理解——運用貫穿于整個教學復習過程
近年來歷史高考雖然注重能力的考查,但是必須依托基礎。在教學復習中,針對歷史學科的這一特點,我們要求學生要“回歸課本”,讀書讀書再讀書,要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地閱讀教材。要識記重要的史實、概念和結論,能夠再認、再現歷史的階段特征、基本線索和發(fā)展進程。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記憶是基礎,不是目的,運用才是學習歷史的最終目的。而理解是核心,在記憶和運用之間架起橋梁的就是理解,理解可以幫助更好的記憶,也只有理解了才能進行知識遷移運用,引導學生把復習的過程當成構建、整合知識的過程,把過去分散教學得來的知識,整理成比較系統(tǒng)的、有內在聯系的知識,理解是學習歷史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和素質。在教學、復習中要把握好三者的關系,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學以致用。
在抓主干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圖像圖表的判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技能。重視對歷史地圖,歷史插圖(人物圖、文物圖、漫畫,照片)、表格等的復習訓練。對于課本中小部分也要重視起來,今年的高考試題有些考題就涉及到小部分的內容,重視對小部分的復習要成為師生們的共識。
3、要對傳統(tǒng)的專題復習進行改造和和整合。
傳統(tǒng)的專題復習從內容和形式來說有很多已較為成熟和完善,如中國古代史的制度、經濟、文化、民專題族關系、對外交往等專題,中國近現代史的被侵略專題及抗爭、探索、發(fā)展、外交等專題,世界近現代史的資本主義發(fā)展、民族主義的發(fā)展、國際關系的演等專題,都是相當重要的主干知識。這些基礎知識并非年年都考,但他們構成了思考問題的框架和背景,只有基礎的主干知識搞扎實了,才能有變通和創(chuàng)新。近兩年的高考試題往往打破古今中外的框架,如今年江蘇卷的材料解析題26題“臺灣問題”的考查就是跨越了古今中外,28題考查的“經濟思想和政策”也是跨越了世界近現代史的,這種新現象就要求我們應對傳統(tǒng)的專題進行整合,以適應高考的需要。比如可以在民族問題上將古代民族問題和近現代民族問題整合在一起,通過對比就可以發(fā)現一些新問題(民族矛盾這個概念在古代和近代的外延就一樣),得出一些新結論(只有在新中國才能真正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繁榮)。
4、要尋找專題或熱點問題的交叉點。
“高考命題就是在知識交匯點上命題。”(尹宗禹語)我們在復習教學時往往是針對一個專題或熱點進行復習,但高考命題則總是在多個熱點的交叉點上設置題目,從而形成新的專題內容。如今年江蘇卷的26題“臺灣問題”、27題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29題的“民族問題”、30題的向西方學習中國近代化的問題等都體現了專題和熱點問題的交叉,這樣設置,既不回避熱點,又考查了考生多方面的能力,既不讓人感到意外,但想拿到高分還需要相當的實力,因此我們在平常復習時要有意識地尋找各個專題或熱點之間的連接點和交匯點。
5、要從高中課程改革的角度探索高考試題命題的趨勢和內容。
新課程改革大張旗鼓地進行,這對的高考必然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所重視。今年的歷史試題是嚴格按照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考試大綱》命制,但在具體內容的選擇上,又明顯體現出與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接軌傾向。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大轉變就是從完整的“體系性”的學科教學向“專題性”學科教學過渡。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強調要讓學生掌握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而高中的新課程則把原有的學科體系濃縮為數十個專題,從考試的角度來看,學生備考的難度要遠低于備考體系的難度。任何體系都是由若個知識點組成的,從理論上說,任何兩個以上的知識點都可以組合成為一個命題范圍,因此,依據學科體系來命題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因為專題本身已經把考試的方向明確下來了。專題教學和專題命題具有十分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因此要更多地嘗試從學科專題的角度進行命題。
舊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教材對所有的歷史問題都提供了明確的結論,而新課程則相反,從課程標準到教材,對許多歷史問題都沒有提供現成的評價,給學生的學習留下了一個較多的思考空間。今年的廣東卷已經采用了新課程的思路來進行命題操作,如“王安石教育改革”一題中的最后一問“你如何看待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就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教材中是沒有絲毫涉及的,而且題目本身也沒有提供任何材料供學生參考,考生只能憑自己的思考能力推斷出答案。命題者在設計評分標準時給予了閱卷人較大的自主權――“如果看法與答案要點有差異,但是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給分”。因此,在復習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不但要識記理解教材提供的結論,更重要的是思考這些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自己又能否得出另外的結論?這是與新課程所倡導的過程性目標相統(tǒng)一的。
另外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實際,適當引用新教材中的相關理念、相關的知識,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和問題,設計符合課改理念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訓練。
6、要注重探究“研究性學習”在高考命題中的趨勢
近年來上海卷以“彰顯能力立意、引領教改新潮”在全國范圍內令人矚目,取得了顯著了成效。而堅持主干基礎知識的學以致用,考察學生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品質是上海卷強調的命題原則,即試卷要檢驗考生學生的基礎性和實效性。這方面的學習任務以往主要是通過接受性學習完成的,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探究性學習(或研究性學習)已成為高中生學習的必由經歷。探究性學習中的確立主題、收集材料、實驗觀察、調查研究、合作交流、多元論證等步驟和方法是基于接受學習之上的高層次學習活動,對于鼓勵創(chuàng)新理念,培養(yǎng)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復習中要注重探究“研究性學習”在高考命題中的趨勢,研究上海卷的這類題目,把這類題目作為范例,嘗試研究性學習命題的形式和內容。
7、要注重紙筆訓練、注重學法、大力加強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
每一節(jié)課要花4—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紙筆訓練,這一份紙筆訓練的材料須是上一節(jié)課主干知識的內容,設計的形式是以構建主干知識體系為主,把其中的重要知識點或歷史概念“挖空”讓學生填寫,這樣操作的目的一是為了督促學生對一節(jié)課的內容及時鞏固,努力做到堂堂清,另一方面也養(yǎng)成學生多閱讀教材自我構建知識體系。
要注重選擇題的實訓。選擇題要求以高考的25道題為訓練量每周一練,每隔一天進行10道選擇題的實訓,及時批改,及時統(tǒng)計分析,及時反饋,在此基礎上要求教師將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進行詳細的剖析,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的過程,并讓學生進行點評,讓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交流和碰撞,教師講評時要注意審題、解題技巧方法的指導和訓練,要將容易出錯的題目匯集起來,下一次再進行滾動性的復習訓練。
主觀題復習中要求從提高效率的角度入手,要用一道題去復習一大片,而不是用10道題押高考一道題。努力做到:一是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二是要注意答題文表述的規(guī)范性;三要注意總結分析問題的一般方法;四是要以一帶十,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五是要注重對高考中頻繁出現的??嫉闹R點和比較型題目、開放性題目、圖文地圖類題目解題技巧,答題規(guī)范性的訓練,尤其是比較思維能力,讓思路更開闊,更靈活。
8、結合教學和測試精講精評、要加強審題和解題指導
高考的各類題型,都有一個審題問題。學生在審題中的失誤,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消滅或減少審題上的失誤,是比較常見的訓練,也是提高學科成績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平時復習、訓練和測試講評中,有意識地加強審題指導,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非常重要。評講模式須急待改進,要構建一種新的試題練習講評教學模式,建議課堂講評的模式如下:
①小結整體情況、突出評講要點 ②展示思維過程、分類評析原因
③力求由此及彼、尋求解題規(guī)律 ④創(chuàng)設變式訓練、培養(yǎng)思維能力
講評時要講出“五個w”【即講出①此題考什么(即命題者的意圖),②此題怎么考的,③此題應該怎樣想(解題思路如何),④怎樣把前面的知識帶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縱向和橫向的知識遷移),⑤此題怎樣改,變成一道新題(如何變換角度進行設問,舉一反三)】,讓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師生對其回答進行點評分析,堅持集體講評與個別講評有機結合起來,要形成讓學生學會自行分析試卷的能力,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教師盡可能要分析透徹、點撥歸納到位,以提高試題練習講評的教學效益。
評要點晴,評是考的繼續(xù)、練的補充。試題評析應科學正確,要評出試題的特征,要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講要升華,講思維要突出抓住關鍵題,找準突破口,使之逐漸升華為技能方法,講解題方法,探索過程,讓學生從思維暴露過程中學會思考,領悟思維方法,并不斷積累,逐漸內化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然后,針對個別學生還要進行面評和學法指導。
9、要指導學生學會讀書讀教材
對中學生來講,教材是教師講課和高考命題的依托,也是學生獲取系統(tǒng)的歷史知識和從事課外閱讀進一步開拓歷史知識領域的基礎。讀好教材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指導:一、讀目標,讓學生了解全書的整體結構;二、讀課文,讓學生具體掌握歷史基礎知識;三、讀地圖、插圖,加強歷史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四、讀年表、查大事,樹立時間觀念。而這四個方面教師都須深入地鉆研其方法,要著力指導學生學會看書、讀書,養(yǎng)成會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指導學生學會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并培養(yǎng)其記憶的能力,讓學生了解掌握一、濃縮記憶法;二、奇特聯想法;三、比較記憶法;四、順次記憶法;五、特征記憶;六、諧音記憶法;七、自編口訣法;八、圖示記憶法的要領和方法。
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要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腦、動手進行思維和訓練,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師生可對學生的思維進行點評;教師則重點講線索、講階段特征、講線索結構、講歷史概念,并以近年高考題中的典型試題做示范、讓學生學著去分析、去挖掘、去整理;要引導學生站在理論的高度來理解教材;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理解教材;要引導學生挖掘教材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挖掘教材內容的現實性、開放性、探究性和綜合性。
10、應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理想的歷史教學應是“穿越時空的對話、思維火花的碰撞、文明薪火的傳承”,其中“文明薪火的傳承”則顯示了歷史教學的教化功能。教師要利用歷史學科特有的優(yōu)勢,教師要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情緒,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努力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要充分發(fā)揮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以組織者、參與者和服務者的身份,參與學習討論,促進學生展開積極能動的學習活動。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對待學科成績較差的學生要有耐心、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要多看一眼,要不厭其煩,讓他們感到你的真誠,使他們覺得你是真心的關心他們,從而改變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要充分利用情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發(fā)掘學生的潛力。
歷史教師形象調研報告
教師作為一個授業(yè)解惑的職業(yè),在很多方面需要掌握許多的知識和見識,同時也需要有很好的品質和素養(yǎng),在教授學生學習時做好一個好的表率作用。為了更好地投入教師事業(yè),從事歷史教學工作,成為同學們滿意的歷史教師,故特此調查同學們與家長心目中理想的歷史教師形象,以此來改進我們的教學課程,此次問卷調研針對福州地區(qū)兩所中學,我們分別制作了學生和家長兩份不同的問卷,旨在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明確新時期對歷史教師的形象要求。因此調研數據主要是服務于未來將走上歷史老師職位的人員,從一些數據和總結中,給予他們一些意見,希望可以為他們以后從事歷史教師時起到一定的幫助。
問卷分析
此次調查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和采訪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問卷共發(fā)出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65份,包括420名學生和45名家長。大學生還和一線歷史教師進行了專業(yè)技能交流。此次調研活動深入到中學學生和家長當中,廣泛聽取了同學們與家長最真誠的想法與建議,希望這次調研的數據和結論能為完善課堂教學培訓內容,提升在校師范生專業(yè)技能提供借鑒。
此次調研主要結論有以下五點:
(一)堅實的專業(yè)知識、廣闊的課外知識和出色的課堂教學能力
老師作為一個教授知識的職業(yè),專業(yè)知識是相當重要的,同學們對于上課下課許多的疑惑之處,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通過老師來進行答疑。因此這就要求,老師并不僅僅掌握本身的專業(yè)知識,對于許多的課外知識也要有相當的涉獵。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老師的知識是無限大的,老師有不懂之處,同學們總是比較喜歡與老師一起進行討論和解答。在此次問卷調查中,有92.1%的同學是希望老師遇到不知道的問題時,承認自己不會,承認自己有差距并和學生一起探討解題方法的。因此,老師同樣要有謙虛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的問題和見解。
與此同時,歷史雖然是過去,但是歷史教學卻要面向未來的,掌握現有的歷史的知識遠遠是不夠的,要時刻補充自己的知識儲量,學生對于知識淵博的老師總是會多幾分尊敬和愛戴,這也是和學生交流的基礎之一,這也是老師形象確立的基礎之基礎。
在選擇擁有一定現代多媒體技能的初畢業(yè)的歷史老師和有一定中學教學經驗的歷史老師時,很多的學生和家長都是希望兩個是合并的,為此每一個師范生都要抓住每一次實習的機會,增加自己的經驗,了解更多的有利于教學的方式,這樣能更好的增加自己的能力和實力。
(二)豐富多樣的講課方式
現在的許多學校都有配置了多媒體教學,同學們現在也更是喜歡通過多媒體教學來上課,有49.3%的同學喜歡老師用通過幻燈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為此必要的計算機能力也是老師應該必備的。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同學們也是比較關注的,其中有28.9%的同學還是會比較喜歡老師用粉筆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而值得關注的是,還是會有10.4%的學生認為老師念教材,劃重點是有必要的。為此,我認為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課程來選擇以哪種方式上課。例如,平常普通的課程可以通過幻燈片和板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上課,在活動課上可以采用較小組討論,活動的形式,而在學期末復習時可以采用劃重點的形式,讓學生們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這樣多形式的教學方式,同學們會比較容易接受,同時也可以加強同學們對學習上的把握。
(三)課堂氣氛與學生學習主體性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86%的人認為教學方法是老師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老師上課是否風趣是決定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超過半數的人喜歡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笑后即忘類型的老師,這也充分說明了歷史老師的教育風格還是應該以寓教于樂為主,以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增強課堂的互動,是教師和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最好的途徑,因此把握好這個橋梁,對于老師開展更多更加豐富的活動至關重要。
而課堂的活躍程度,最重要的一點無疑就是要把學生這個主體地位展現得淋漓盡致。在課堂上要積極發(fā)揮同學們的主動性,75%的人還是十分贊同老師上課提問的,但是有60.7%的同學只是看情況回答老師的問題,因此,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喜好和學生群體關注的熱點問題。課堂的提問環(huán)節(jié)無疑是課堂互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把握好問題的力度,是調動課堂氣氛的重中之重。在課后,68.7%的人很樂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是仍然有28.9%的同學只是在應付作業(yè),那么老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同樣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
(四)教師的個人師德相當重要
老師的形象應該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86%的人認為歷史老師最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就是熱愛和尊重學生,因此老師的自身素質培養(yǎng)也相當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師德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形象的升華。通過調查很少有老師會對學生使用強迫、壓制甚至體罰等教育方法,這是值得肯定的。我們應該看到老師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在問卷中,認為老師對自己有存在影響的占到了學生總數的91.1%,認為因為對一個老師的印象而影響自己的學習的也有著比較大的一部分。為此,我認為一個老師的個人素質和師德是很重要的,它會影響學生們對老師的印象,同時也會影響同學們對本科目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同學們的做人方式。因此這就需要每一位老師要培養(yǎng)良好的師德,這樣便可以更好的教書育人。
同時,調研結果顯示,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如今教師不僅充當著“嚴師”的角色,在課余時間更多地也充當著“益友”的角色,師生互動的頻率進一步增加。
(五)聽取家長的意見,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
在學生教育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的還有家長,許多的家長都希望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這就需老師們和家長有一個長期的聯絡機制。為此,老師們要加強自己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能力和聯絡能力,拓寬交流渠道,更好的對家長及時反饋學生們的情況,也使家長放心的將孩子放在學校中學習。
老師為人師表,但老師也不是萬能的,老師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勇敢地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過錯,無疑是一個受益終生的教誨。因此,歷史老師更應該注重反思和總結,來確保自身形象的確立。注重從學生身上吸取養(yǎng)分,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我們最終確立的歷史教師形象包括語言風趣幽默,生動活潑,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感情豐富,語言簡潔;能很好地掌控課堂活躍氣氛,并能夠很好地和學生交流等。對于尚在學校學習的師范生而言,這些能力都是亟待提升的能力,因此希望每一位師范生要努力朝這些方面努力,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的歷史教師。
第4篇 歷史教師形象調研報告
教師作為一個授業(yè)解惑的職業(yè),在很多方面需要掌握許多的知識和見識,同時也需要有很好的品質和素養(yǎng),在教授學生學習時做好一個好的表率作用。為了更好地投入教師事業(yè),從事歷史教學工作,成為同學們滿意的歷史教師,故特此調查同學們與家長心目中理想的歷史教師形象,以此來改進我們的教學課程,此次問卷調研針對福州地區(qū)兩所中學,我們分別制作了學生和家長兩份不同的問卷,旨在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明確新時期對歷史教師的形象要求。因此調研數據主要是服務于未來將走上歷史老師職位的人員,從一些數據和總結中,給予他們一些意見,希望可以為他們以后從事歷史教師時起到一定的幫助。
問卷分析
此次調查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和采訪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問卷共發(fā)出500份,其中有效問卷465份,包括420名學生和45名家長。大學生還和一線歷史教師進行了專業(yè)技能交流。此次調研活動深入到中學學生和家長當中,廣泛聽取了同學們與家長最真誠的想法與建議,希望這次調研的數據和結論能為完善課堂教學培訓內容,提升在校師范生專業(yè)技能提供借鑒。
此次調研主要結論有以下五點:
(一)堅實的專業(yè)知識、廣闊的課外知識和出色的課堂教學能力
老師作為一個教授知識的職業(yè),專業(yè)知識是相當重要的,同學們對于上課下課許多的疑惑之處,最直接的想法就是通過老師來進行答疑。因此這就要求,老師并不僅僅掌握本身的專業(yè)知識,對于許多的課外知識也要有相當的涉獵。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老師的知識是無限大的,老師有不懂之處,同學們總是比較喜歡與老師一起進行討論和解答。在此次問卷調查中,有92.1%的同學是希望老師遇到不知道的問題時,承認自己不會,承認自己有差距并和學生一起探討解題方法的。因此,老師同樣要有謙虛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的問題和見解。
與此同時,歷史雖然是過去,但是歷史教學卻要面向未來的,掌握現有的歷史的知識遠遠是不夠的,要時刻補充自己的知識儲量,學生對于知識淵博的老師總是會多幾分尊敬和愛戴,這也是和學生交流的基礎之一,這也是老師形象確立的基礎之基礎。
在選擇擁有一定現代多媒體技能的初畢業(yè)的歷史老師和有一定中學教學經驗的歷史老師時,很多的學生和家長都是希望兩個是合并的,為此每一個師范生都要抓住每一次實習的機會,增加自己的經驗,了解更多的有利于教學的方式,這樣能更好的增加自己的能力和實力。
(二)豐富多樣的講課方式
現在的許多學校都有配置了多媒體教學,同學們現在也更是喜歡通過多媒體教學來上課,有49.3%的同學喜歡老師用通過幻燈片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為此必要的計算機能力也是老師應該必備的。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同學們也是比較關注的,其中有28.9%的同學還是會比較喜歡老師用粉筆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而值得關注的是,還是會有10.4%的學生認為老師念教材,劃重點是有必要的。為此,我認為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課程來選擇以哪種方式上課。例如,平常普通的課程可以通過幻燈片和板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上課,在活動課上可以采用較小組討論,活動的形式,而在學期末復習時可以采用劃重點的形式,讓學生們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這樣多形式的教學方式,同學們會比較容易接受,同時也可以加強同學們對學習上的把握。
(三)課堂氣氛與學生學習主體性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86%的人認為教學方法是老師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老師上課是否風趣是決定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超過半數的人喜歡風趣幽默,生動活潑,笑后即忘類型的老師,這也充分說明了歷史老師的教育風格還是應該以寓教于樂為主,以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增強課堂的互動,是教師和學生溝通和交流的最好的途徑,因此把握好這個橋梁,對于老師開展更多更加豐富的活動至關重要。
而課堂的活躍程度,最重要的一點無疑就是要把學生這個主體地位展現得淋漓盡致。在課堂上要積極發(fā)揮同學們的主動性,75%的人還是十分贊同老師上課提問的,但是有60.7%的同學只是看情況回答老師的問題,因此,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喜好和學生群體關注的熱點問題。課堂的提問環(huán)節(jié)無疑是課堂互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把握好問題的力度,是調動課堂氣氛的重中之重。在課后,68.7%的人很樂意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但是仍然有28.9%的同學只是在應付作業(yè),那么老師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同樣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
(四)教師的個人師德相當重要
老師的形象應該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86%的人認為歷史老師最應該具備的素質之一就是熱愛和尊重學生,因此老師的自身素質培養(yǎng)也相當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師德才能真正實現教師形象的升華。通過調查很少有老師會對學生使用強迫、壓制甚至體罰等教育方法,這是值得肯定的。我們應該看到老師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在問卷中,認為老師對自己有存在影響的占到了學生總數的91.1%,認為因為對一個老師的印象而影響自己的學習的也有著比較大的一部分。為此,我認為一個老師的個人素質和師德是很重要的,它會影響學生們對老師的印象,同時也會影響同學們對本科目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同學們的做人方式。因此這就需要每一位老師要培養(yǎng)良好的師德,這樣便可以更好的教書育人。
同時,調研結果顯示,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如今教師不僅充當著“嚴師”的角色,在課余時間更多地也充當著“益友”的角色,師生互動的頻率進一步增加。
(五)聽取家長的意見,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
在學生教育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的還有家長,許多的家長都希望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這就需老師們和家長有一個長期的聯絡機制。為此,老師們要加強自己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能力和聯絡能力,拓寬交流渠道,更好的對家長及時反饋學生們的情況,也使家長放心的將孩子放在學校中學習。
老師為人師表,但老師也不是萬能的,老師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勇敢地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過錯,無疑是一個受益終生的教誨。因此,歷史老師更應該注重反思和總結,來確保自身形象的確立。注重從學生身上吸取養(yǎng)分,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我們最終確立的歷史教師形象包括語言風趣幽默,生動活潑,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感情豐富,語言簡潔;能很好地掌控課堂活躍氣氛,并能夠很好地和學生交流等。對于尚在學校學習的師范生而言,這些能力都是亟待提升的能力,因此希望每一位師范生要努力朝這些方面努力,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爭取做一名優(yōu)秀的歷史教師。
第5篇 高三歷史學科教學調研報告
為了促使全市高三歷史教師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深入刻苦地鉆研教材和考綱,優(yōu)化教學策略、探索教學規(guī)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對各校高三歷史的教學情況就教學計劃、課堂教學、備課作業(yè)、試卷評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從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領略和感受到高三歷史教師們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的熱情和奮發(fā)向上的敬業(yè)愛崗的精神,同時我們針對各校高三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要求。
2023~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歷史任課教師全市共有15位,其中省溧中、光華中學、南中、埭中、戴中均有二位歷史教師,市三中有四位教師,只有竹中是一位任課教師,從總體上看,各校高三的任課教師絕大多數是新老教師搭配,形成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較為合理的教學格局。教師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理念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大多數學校能堅持教學案一體化,課堂教學的理念、教學模式都有了較大的更新,課堂教學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學計劃方面:
優(yōu)點:
1、省中、光華、竹中、戴中教學計劃中指導思想明確,教學策略具體,教學課時安排詳細、能落實到每一周。其中省中有明確的高考目標,力爭在常州市區(qū)的優(yōu)先名次,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光華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與勾通,注重對學科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與激勵;南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進度中分兩塊:一快是課堂教學的進度表,內容包含新授課的中古史和單元復習課的中國近現代史上下冊,另一快是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復習的內容安排,每一周都有學生閱讀復習教材的安排內容——《中國近現代史》,在此基礎上進行行跟進性訓練,以每單元25道選擇題為題量,在安排表中請學生對照表格嚴格遵守。戴中有明確的分工合作,教學策略講究實效;竹中的計劃扎實有效、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注重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2、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進度基本一致,一般在2023年11月的期中考試前完成《中國古代史》新授課的教學和單元復習教學,期中考試后進行中國近現代史的復習。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必須完成中古史、中近史、中現史三冊書的單元復習和主要專題的復習,期末參加常州市高三統(tǒng)考,教學任務比較艱巨,但在與高三教師的交談中,幾乎所有的教師對完成今年的教學復習任務充滿了信心。
問題:
1、省中的教學計劃中措施不夠具體詳細,要切實進行集體備課,既要有明確分工,又要有密切的合作。
2、南中計劃中的指導思想要進一步明確,要確定高考的努力方向和目標;三中計劃中指導思想、教學思路和措施明確,教學課時安排詳細,但教學設計沒有明確的分工合作。
3、埭中教學內容能落實到每周、每一個知識點,但缺少指導思想和具體的教學策略。
備課方面:
優(yōu)點:
1、今年各校高三歷史教學除竹中只有一位任課教師外,其它學校均有二位或四位任課教師進行教學,大多數學校能進行共同研討集體備課、堅持實行教學案一體化。
2、省中、光華、南中能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的教學案,既貼近高考、又貼近學生的實際,各校教學案基本上自成系列,教學案的質量較高。省中、光中、三中、戴中注重高考精典題的解析,引導學生走近高考,了解高考的命題意圖和趨向。南中教學案規(guī)范、合理、有一定的新意,尤其注重結構圖示的創(chuàng)新和設計,化繁為簡,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三中和竹中的教學案也在不斷地提高和優(yōu)化。三中的學案設計切合學生的實際,選取的課堂思考題和訓練題貼近學生的基礎。
問題:
1、有些學校在教學案的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省中的學案中以填空的形式來扎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這有其可取的方面,但用大括號小括號的形式更利于幫助學生從宏觀上構建網絡式的知識體系,更便于學生記憶。
2、戴中教學案要進一步優(yōu)化,要減少剪貼的成份,盡可能電子備課,努力形成備課組內教學案一體化的系列。
3、一些學校的教學案設計中缺少高考精典題一環(huán)的選取與回顧。
4、有些青年教師對教材、大綱的刻苦鉆研、正確把握不夠,集體備課后,不能很好地內化自己的東西。內功不夠扎實。
課堂教學方面:
這一次高三歷史教學調研共聽了15位教師的課。歷史課堂教學10節(jié)是優(yōu)秀,優(yōu)課率占66%,4節(jié)是良好,1節(jié)是一般。
《高三歷史課堂教學一覽表》
優(yōu)秀良好一般備注
省中,已全部結束,感謝你的閱讀。
第6篇 【調研報告】我縣“民辦公助”保護歷史文物的思考
武義組工
大調研工作開展8個多月來,我縣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部門單位緊扣中心工作,立足自身職能,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積極探索務實管用的新舉措、新機制,撰寫形成了一批高質量、有價值的調研報告??h大調研辦將精選部分調研報告進行刊登,供各單位學習參考。
本期刊發(fā)武義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董三軍同志撰寫的《我縣“民辦公助”保護歷史文物的思考》。
我縣“民辦公助”保護歷史文物的思考
武義縣在省內素有“文物大縣”的美譽,縣政府歷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近年來,通過申請國保省保專項資金、積極爭取縣級財政資金開展重點文物修繕、采用“民辦公助”籌措民間資金等方式,積極推進文物保護事業(yè)發(fā)展。
“民辦公助”是以群眾為主體、政府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興辦各種社會事業(yè)的一種建設模式。以文物保護修繕工作為例,就是變政府主導為政府引導,以財政補助為輔,以文物所有人自籌資金為主,吸引民間資本,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用活用好財政資金,妥善解決修繕難題。
part 1
武義文物資源現狀
我縣現有國保3處,省保10處,縣保67處,文保點78處,登錄點1457,合計1615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處,浙江省歷史文化村鎮(zhèn)6處(包含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按標準規(guī)范登錄的1615處不可移動文物中,古遺址40處,古墓葬25處,古建筑1155處,石窟寺及石刻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380處,其他文物6處。其中古建筑占總量分布的71.5%,近現代代表性建筑占總量分布23.5%,這兩類建筑占總量95%,成為文物修繕的重點、難點。由于人為和自然因素,這些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殘損情況,許多建筑甚至出于瀕臨損毀的境地,保存狀況令人堪憂,亟需進行搶救保護。
為了加大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2023年開始,我縣嘗試以“民辦公助”形式對文物進行搶救性修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經過數年的摸索,2023年我縣出臺《武義縣文物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和《武義縣文物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實施細則》,加快推進我縣文物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和“民辦公助”項目建設。十多年來,累計對我縣260余處歷史文物進行修繕補助,補助資金達650余萬,吸引民間資金達3500余萬。隨著我縣文物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程和“民辦公助”項目實施,縣內文物保護現狀已有較大改善,許多修繕后的宗祠、古民居等辟為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文化禮堂及老年活動中心等文體活動場所,實現了保護與利用的有機結合。
part 2
推廣“民辦公助”,
保護歷史文物面臨的難題
近年來,隨著“民辦公助”的推廣,我縣歷史文物的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文物保護工作仍存在較大的阻力和難題,筆者根據多年的文物工作調研,以在我縣俞源、郭洞、山下鮑、陶村、履坦等古建筑相對集中的區(qū)域為例,存在這樣一些普遍的問題:
01
保護意識與經濟發(fā)展之間矛盾
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村莊建設如火如荼。在這一過程中,一部分歷史文物被拆建、改建,導致古鎮(zhèn)、古街、古建筑等歷史風貌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同時,人們對居住條件的改善愿望愈發(fā)迫切,不少古建筑已無法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已逐漸被拆改。由于忽視對文物資源保護,嚴重缺乏對文物的保護意識和法律法規(guī)意識,缺乏“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社會責任意識,受利益驅動,一些重要文物逐漸損毀或消亡。
02
產權所有與保護修繕之間矛盾
從我縣文物的產權分析來看,縣域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屬于私人所有的占62.2%,屬于集體所有的占29.6%,國有的占7.6%。按照文物法律法規(guī)相關規(guī)定,不可移動文物是按照“誰使用、誰維修”的原則進行。但在實際操作中較難實施,人們認為保護文物是政府的事,應由政府投入,不愿按照文物法有關規(guī)定投入資金維修。特別是私人所有的部分民居產權牽涉人員多,若無人牽頭或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修繕計劃就被擱淺。屬于集體所有的,很大一部分逐漸成為村民堆放雜物的公用建筑,無人對其展開保護、修繕,導致不少文物建筑損毀嚴重。
03
資金投入與修繕費用的矛盾
我縣對歷史文物修繕主要采用“財政投入”和“民辦公助”兩種形式,2023年開始縣財政每年安排資金300萬元,用于民辦公助費用在100萬元左右,相對于我縣豐富的文物和歷史建筑資源,財政資金缺口是巨大的,只能部分補助。大多數文物位于經濟水平欠發(fā)達的山區(qū),經濟基礎薄弱,無力承擔日常養(yǎng)護和搶修修繕工作,與此同時,社會資金的投入渠道狹窄,依靠群眾集資,資金量有限,眾多文物面臨“沒錢修、沒人修”的窘境。
04
開發(fā)利用與循環(huán)保護的矛盾
隨著歷史文化名村、傳統(tǒng)村落等項目建設力度的不斷推進,不少歷史文物已經得以修繕,但也面臨一個難題,開展修繕保護后,因缺乏有效利用,沒有旅游、資金輸入,往往閑置下來,修繕效果不能得到長時間保持,容易形成不良循環(huán),對于出資者并沒有相應的回報,修繕融資渠道就越來越狹窄,只能依靠政府投入。
part 3
深入推進“民辦公助”
文物保護工作的建議
“民辦公助”是緩解歷史文物保護難題的有力探索,針對前期推廣中面臨的難題,我們還需進一步細化、深化,使“民辦公助”項目能帶來更好的社會效益。
01
進一步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針對當前我縣文物資源多,修繕難度大等難點,要加大推廣民辦公助項目力度,加強財政補助引導,利用杠桿效益,撬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優(yōu)勢,變政府主導為政府引導。引導農戶做好日常養(yǎng)護和搶救性修繕。對于古建筑而言,若能做好日常養(yǎng)護,可以大大降低大面積漏雨、霉朽、倒塌等問題,可以延緩衰亡的速度。對于暫不具備全面修繕條件的古建筑而言,這樣的搶修是非常有必要的。
02
進一步提高文物保護意識
培養(yǎng)和提高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比修復一件文物重要的多,這也是貫徹其他文物保護具體措施的重要前提。通過采取各種有效的宣傳形式,借助文化遺產日、節(jié)慶活動等宣傳平臺,讓文物工作見人、見物、見精神,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文物的保護僅僅靠政府是無法有效落實的,還需要帶動全社會對文物保護的認識,使老百姓充分認識到歷史文物在展示形象、改善環(huán)境、提升品位、助推發(fā)展等方面的重要帶動作用,養(yǎng)成自覺保護意識,有效避免盜賣古建筑構件、對古建筑進行拆建等違法案件的發(fā)生,做到保護文物,人人有責。
03
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民辦公助旨在通過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吸引民間資金投入,盤活文物資源。但面臨古建筑多、維修規(guī)模大、所需費用高的難題,按照目前的資金比例情況,支持的范圍很有限,無法擴大覆蓋面,無法調動積極性,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資金扶持力度,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落實文物搶救修繕資金和日常保護經費,更進一步擴大民辦公助功效,通過花小錢,賺大錢、賺長遠錢、賺綠色錢。同時,還要增強文物自身“造血功能”,積極動員和引導各部門單位、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投入到文物保護中。
04
進一步解決產權困擾
政府、村集體可以通過貨幣補償或者產權置換的方式收購古村落內古建筑和房屋產權,為古建筑最終進入市場提供可能,古建筑房屋原住戶符合宅基地安置條件的,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安排宅基地建房,解決原住居民因新建住房拆舊建新而造成古村落破壞,以化解受保護古村落與農民新建民居之間矛盾。如蘇州市市區(qū)依靠社會力量搶修保護直管公房古民居實施,允許和鼓勵海內外組織和個人購買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實現產權多元化,搶修保護社會化、運作市場化。如金華澧浦鎮(zhèn)用“招贅”令形式,用30年使用權換百萬元修繕費 ,這都是對產權困擾的一種嘗試。
05
修繕保護要遵循相關原則
我國《文物保護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明確規(guī)定對文物、古建筑進行修繕、保養(yǎng)必須遵守而不改變文物、古建筑原狀的原則。不同歷史時期的古建筑有其自身的特色和價值,一旦改變其樣貌原狀便失去自身特色,致使其科學研究價值大大降低。要在不改變其原樣得到基礎上達到修舊如舊效果。目前,對歷史文物修繕查驗情況來看,還是存在一部分修繕不合要求,就無法列入補助名單。在今后古建筑修繕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對古建筑的主體結構、部件造成破壞,要保持古建筑原有的時代風格和建造工藝。
06
進一步加強對文物的有效利用
隨著時代發(fā)展進步,古建筑保護只是第一步,而如何將其合理利用,發(fā)揮最大的社會功能才是文物工作最終目的。利用好古建筑,不但需要充分發(fā)掘其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還要合理凸顯出其在物質功能上的作用,進而促進保護與利用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民辦公助修繕之后,積極探索修后利用,發(fā)揮文物社會功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一方面可以用作民間博物館、文化禮堂、參觀游覽場所等,另一方面也可以結合旅游開發(fā),最為游賞紀念、經營服務等場所。通過綜合考慮古建筑的文物價值、社會影響力、人文環(huán)境情況等,科學確定延續(xù)原功能、賦予新功能,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