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范文大全 > 心得體會 > 幼兒園心得體會

幼兒園中班觀察心得體會(6篇)

更新時間:2024-11-12 查看人數(shù):6

幼兒園中班觀察心得體會

第1篇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心得集錦

一個月來,阿敏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還有點調皮了,你交給她的英語單詞不會忘記,有時還會鬧一鬧呢,語言交流的次數(shù)與數(shù)量明顯增強,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快快長大。

一、情況摘述

阿敏是我班的一個小朋友,在園時總是低著頭,不肯說話,在幼兒園很少與小朋友交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她進行了如下觀察:

觀察一自選圖書時,阿敏總是總在小椅上,不肯去選圖書,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邊,有些傷心了,喊“找姥爺”,她也坐在那兒跟著說了起來,然后一個人跑到一邊,坐在離小朋友很遠的地方,默不作聲,看上去很可憐。

觀察二吃飯時,阿敏把最愛吃的炸肉吃沒了,可能還想要點,她瞪著眼睛注視著老師,老師問他,她只簡單的重復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阿敏的父母因都忙著自己的事業(yè),無暇照顧孩子,阿敏從小跟著保姆長大,保姆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可少了一份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對話也許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與別人交談的能力明顯不如同齡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個被冷落的人,無法交談的人,而她偶爾說一句話,還會招來一陣恥笑,時間一長,她更加難以啟齒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種資源,縮短與教師的距離首先向她介紹了班上的三位老師,我們多給她創(chuàng)造與老師接近的機會,并讓老師多于她交流,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她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時還能看見她高興的笑臉。

2、創(chuàng)造條件,讓清清多開口說話。

一段時間以來,阿敏偶爾冒出的一兩句話,仿佛成來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還特意模仿她的話語,經(jīng)過一番情感滲透,孩子們的笑聲減少了,為了能讓她多說話,老師抓住與她接觸的任何機會,多和她說話,“阿敏,你喝水喝得真好”,阿敏說:“多喝水不生病啊?!薄鞍⒚簦阏驹谶@兒做操就行了。”阿敏說:“站好了,別跌倒啊?!敝灰蠋熣f一句,她一定會有一句話再等著你,而且都會順著你的語氣說,話語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

四、啟示

一個月來,阿敏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還有點調皮了,你交給她的英語單詞不會忘記,有時還會鬧一鬧呢,語言交流的次數(shù)與數(shù)量明顯增強,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快快長大。

第2篇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心得2022匯總

我現(xiàn)在所帶的班是中二班,我班的幼兒聰明可愛、活潑開朗。在我和幼兒之間,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次隊列練習中的小插曲,讓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還記得幼兒們剛升上中班時,按照我園的慣例,中班幼兒集體律動時有隊列要求:隊伍整齊、前進有序、一人一個操點。

剛開始進行隊列練習時,我和我班的余老師費了很大的勁??墒窃趯嶋H練習中,還是會有個別幼兒記不住自己的位置,還有的幼兒心不在焉,會與前面的幼兒擠在同一個操點上。

開學第二周的一個早上,我和余老師帶領幼兒們做完了熱身操,隊列練習的音樂響起來了,幼兒們邁著雄壯有力的步伐向自己的操點走去。過了一會兒,幼兒們基本站定了自己的操點。忽然。我發(fā)現(xiàn)原本應該在后面一個操點上的紫云寶寶竟然和羅俊寶寶擠在同一個操點上。而紫云寶寶的操點也被后面的露露寶寶站去了。怎么辦呢?我很想提醒紫云寶寶自己站錯操點了,也很擔心幼兒們會因為“搶點”而爭吵起來??墒牵肄D念一想,這說不準是一次教育契機呢!還是讓幼兒們自己先處理吧。沒過一會,早操音樂響起來了,我一邊帶操,一邊注意觀察他們。果然,紫云寶寶和羅俊寶寶發(fā)現(xiàn)自己沒法做操了,我看見他們在說著什么,然后紫云寶寶往后一個操點退去,可是操點已經(jīng)被露露寶寶站了,露露嘟著小嘴不理睬紫云寶寶。于是,紫云寶寶只能站在羅俊寶寶和露露寶寶中間做操。看見他們沒有爭吵,我總算松了一口氣。

回到活動室,我把自己剛才看見的這一幕給幼兒們講了一遍,表揚了幼兒們平靜處理“沒操點”的問題。然后讓幼兒們一起討論:為什么紫云寶寶會沒有操點呢?幼兒們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最后幼兒們得出一個結論:紫云寶寶在隊列練習時分心了,沒發(fā)現(xiàn)自己跟別人站在同一個操點上,所以隊列練習時要專心,每個人要與操點一一對應。

經(jīng)過那一次隊列練習的小插曲后,我班的幼兒們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擠點”現(xiàn)象。

案例分析:

通過這一次的隊列練習活動,我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就存在我們的日?;顒又校灰覀冏プ∶恳淮谓逃鯔C,及時對幼兒們進行引導、教育,讓幼兒們在自己的實踐討論中找出答案,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第3篇 關于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心得

觀察對象:小(一)班幼兒

觀察者:陳佳昕

觀察實錄:

場景一:

在孩子們洗手的時候,我對他們說:“洗完手,請你拿杯子喝點水。”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快速地洗完手,一窩蜂地擁到茶桶邊拿杯子。我立刻走過去維持秩序,不斷地說:“別擠,別擠,人多等一等。”

孩子們拿好杯子,站在茶桶前一米線的小腳印上等待著,隊伍排得長長的。

場景二:

喝完水,孩子們都去放杯子,有的孩子放完杯子就關門,一時間只看到茶桶的門反復的被拉開、關上,我見狀提醒著孩子:“放好杯子不關門,等最后一個孩子放杯子的時候再關門?!?/p>

可是孩子們依舊我行我素,關門開門的聲音不絕于耳,我看的心驚肉跳,就怕一個不當心誰的手被夾住了,只有用手擋住茶桶門。

場景三:

航航早晨來園,看見我第一句話就說:“陳老師,我打過針了,爸爸說要喝水?!?/p>

“打過預防針了是嗎,那別忘記多喝點水,現(xiàn)在就去喝一杯吧?!蔽颐念^說。

航航高興地去喝水了,過了一會兒,大家準備喝牛奶的時候,航航又對我說:“陳老師,我打過針了,爸爸說要喝水?!?/p>

我告訴他:“馬上要喝牛奶了,你等會再喝水吧。”他看看我,委屈地扁扁嘴,走開了。剛喝完牛奶,他又跑過來說想喝水,我勸他休息一會兒再喝。

運動結束,孩子們洗手喝水的時候,航航喝完半杯水,又排到了隊伍里,看見我看著他,他解釋說:“陳老師,我打過針了,爸爸說要喝水?!?/p>

分析:

“喝水”是孩子一日活動中比較常規(guī)的生活環(huán)節(jié),在托班的時候,考慮到孩子的年齡比較小,我們常常會分批地組織孩子喝水,使得孩子的“喝水”成為了高控制下的生活活動。因此從場景一中可以看出升入小班,過去的習慣直接導致了孩子喝水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排隊現(xiàn)象。并且從托班更換到小班的教室和盥洗室以后,新的“喝水”環(huán)境加上“集體喝水”的習慣,導致了孩子們一窩蜂的現(xiàn)象,很容易發(fā)生危險。

而在場景二中,孩子們很清楚地知道放好杯子要關門,但是什么時候關門、誰關門就不是他們會去在意的了,這是小年齡孩子所特有的心理表現(xiàn),反映到行為上就出現(xiàn)了上述的不斷開門關門的現(xiàn)象,其實這是孩子們的一種行為上的心理宣泄。作為老師,我則是比較主觀的提出了一個“規(guī)則”——最后一個孩子關門,但是誰是最后一個?如何界定最后一個呢?孩子們不會去考慮。

從場景三中孩子與我之間的互動對話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個孩子的家長對于剛剛打完預防針的兒子非常的不放心,希望能夠通過老師督促孩子多喝水,避免引發(fā)生理性發(fā)燒。而這個孩子又是能力比較強的,他將大人的話牢牢的記在心里,通過不斷地提醒老師也在不斷地提醒自己要多喝水。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時候喝水比較合適,也比較健康,所以當我告訴他馬上要喝牛奶了不要去喝水的時候,他以為我是在拒絕他,因此后來他喝水的時候就顯得比較小心翼翼,既要完成大人的囑咐、又不希望被我的批評或是阻止。

對策:

“減少孩子等待的時間”,是在課改理念指導下我們所追求的一種理念,然而很多客觀的原因或主觀的意向總難免會對我們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如何調整呢?反思了自己的行為以后,我想關鍵是要從理念上轉變思想,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一切以孩子為本。

首先,我調整了茶桶的擺放位置,打破了原來男孩一邊女孩一邊這種壁壘分明的茶杯擺放方式,將男孩和女孩的杯子間隔混放,兩班協(xié)調讓男孩、女孩使用兩個茶桶……從而便于孩子取放杯子、盛放水,從客觀上緩解了擁擠的現(xiàn)象,減少了排隊等待的時間。同時,我組織了談話活動,和孩子一起討論“什么時候要喝水”,并達成了共識——

1)進幼兒園以后覺得口渴了可以喝杯水

2)自由活動前、午睡起來以后要喝水

3)覺得口渴了隨時都可以喝水,但是在學本領的時候、吃飯和吃點心前不喝水

4)如果今天打過預防針了,記得要多喝幾杯水

這樣不僅解決了孩子一窩蜂地“集體喝水”,還間接讓孩子知道了什么時候不適合喝水、什么時候喝水有利于身體健康。

接著,我設計了“今天你喝了嗎?”的生活區(qū)域環(huán)境,提供了籌碼讓孩子記錄當天喝水的次數(shù),如此一來,孩子們每次喝完水都會開心地放一塊相應的籌碼,每天中午和下午許多孩子還會數(shù)數(shù)自己喝水的次數(shù)、和同伴比比誰喝了多,如果有誰一個上午喝水少于一杯了,其他孩子還會提醒他快點去喝喝水。同時這個生活區(qū)角不但用環(huán)境的暗示促使孩子要多喝水,而且讓家長比較直觀地看到了自己孩子每日的飲水情況,解除了家長的可能存在的憂慮。

最后,我和孩子一起展開了一次關于“到底茶桶的門誰來關”的小小討論,并得出了結論——第一個拿杯子的孩子開茶桶門,當你喝完水放杯子的時候看一看后面還有沒有同伴在喝水,如果沒有,可以把茶桶門關上。從這以后,開門關門的乒乒聲少了,就算有孩子偶爾忘記,也會有別的孩子提醒他,而且最近幾天我還發(fā)現(xiàn)有二三個個孩子喝完水還會幫忙扶著茶桶門的角,對走過的其他孩子說:“小心,慢慢走,別撞到?!?/p>

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喝水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但是我通過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答案、嘗試實踐,從而來解決問題,真正從日常的細節(jié)上做到了“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體”

第4篇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心得最新

實錄:

南門幼兒園的環(huán)境簡潔、大氣,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個性墻飾。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這幅圖片:看似不起眼的兩個在沙灘上曬太陽浴的人,起初只是覺得他們身上的顏色有些怪怪的。再仔細打量圖片發(fā)現(xiàn)——整幅圖片的后面還有一張相同大小的圖片,它的上面涂滿了兩種不同的顏色。當有小朋友在后面抽動這張涂滿顏色的圖片后,人體身上的顏色也會隨之而變化成不同的顏色。從而讓小朋友可以直觀的體驗——人體在曬了太陽后皮膚會變成不同的顏色。而這個設計與他們這個班級的主題活動是有聯(lián)系的,很有趣吧,真的很有趣!

反思:

其實,這樣的墻飾創(chuàng)意很讓人心動!當然在心動、詫異的時候想的更多的是:這么簡單有趣的設計,他們是怎么想到了呢?

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不單是單純的布置環(huán)境,讓環(huán)境以優(yōu)美、童趣來吸引幼兒,更重要的是將活動主題融入環(huán)境當中,讓幼兒不斷的與環(huán)境互動,使環(huán)境體現(xiàn)主體內容,以此來吸引幼兒,自發(fā)地探索,自覺的參與到主體環(huán)境當中,發(fā)揮自身的潛能,讓幼兒在探索、發(fā)現(xiàn)、認識、操作當中,獲取經(jīng)驗,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水平的發(fā)展。我們一直說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追求新穎有趣、游戲性強,能激發(fā)幼兒主動與環(huán)境互動,引起幼兒自覺在環(huán)境中探索的欲望。但是往往在具體設計中感覺巧妙、新穎不夠,有時我們覺得做的很好了可是在具體操作后并不是很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看來在博采眾長的同時,要吸取的是對自己可再利用的,可以二度創(chuàng)作的、能加入自我特色的可取之處。照搬的山寨版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

第5篇 最新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心得

背景:

最近,我們班正在開展“蘋果和桔子”的主題活動,寶寶們通過看看、摸摸、吃吃的途徑,進一步了解了水果的常識,豐富了已有經(jīng)驗。今天,亦晨寶寶帶來了一袋神秘的水果,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目光。于是,圍繞著這袋“神秘的水果”,我們展開了品嘗大會及熱烈討論……

實錄:

我打開袋子,拿出一包包的“水果”,孩子們都嚷嚷著,這不是水果。他們一下子就認出了葡萄干、香蕉片,通過品嘗,他們一致認為都很好吃。此外,我還為孩子簡單介紹了水果干的制作方法?!翱纯矗€有一樣是什么水果做成的呢?”我打開包裝袋,把東西倒在了盤子中,先讓孩子仔細觀察外形,于是,各種各樣的答案開始涌現(xiàn)。

——諾諾說:“這是蘋果吧,紅色的。”

——婕婕說:“有點軟軟的,是桔子吧。”

——小邱說:“我覺得是大西瓜。”

我點點頭,笑嘻嘻地說:“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呢,要不我們一起來嘗嘗看,吧?”我的提議馬上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于是石榴班的品嘗大會開始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品嘗著,不時發(fā)出感嘆,“好甜啊”,“好像有點酸”,“有一粒一粒的”……

“張老師,是草莓,草莓!”葉瑩大聲說,旁邊的弈靈也點頭附和著。沒過多久,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響應她們的答案,頓時,教室里熱鬧一片。于是,我開口道:“我也來嘗一嘗!”孩子們認真地看著我嘗了一塊,“哈哈,真的是草莓啊?!焙⒆觽兌夹α?,嘴里還嚷著“我就說吧”,“我一吃就知道是草莓”……

反思:

此次“神秘的水果”活動的展開,純屬意外,完全得益于亦晨寶寶帶來的一袋水果干。這袋“神秘的水果”不僅成功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而且把他們肚子里的饞蟲也給引了出來,于是,我就順水推舟進行了以上的活動。

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首先需要細致的觀察力,要善于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它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并實施及時教育。從上面的活動中很多孩子對于葡萄干、香蕉片的認知情況看,這兩樣東西都屬于是比較常見的,而且他們都擁有相關的經(jīng)驗,但是對于草莓干,孩子的相關經(jīng)驗缺乏,于是我便抓住這個契機,引導他們仔細觀察,進行自主探索。我覺得,雖然老師預設的活動不少,但孩子總有這樣那樣的好奇,總有如此巧妙的意外發(fā)生。我們知道,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學習的原動力和內驅力,也是生成活動中主題內容的重要來源。利用孩子的興趣和現(xiàn)實情景,適時的融入教育,顯得非常重要。一個自然生成的主題活動由于它的偶發(fā)性,再加上事先沒有足夠的有關知識準備、材料準備等,因此不可能生成一個像模像樣的主題探究活動。因此,更需要老師現(xiàn)場的靈活機動。

其次,我們要允許孩子出錯,并適時進行鼓勵、支持和引導。孩子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愿望去探究周圍世界,常常用自己獨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認識世界。活動中,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進行了猜測,答案精彩紛呈,雖然都是錯誤的,但這說明他們正在積極思考,我們要保護他的好奇心、求知欲,留給他自由想象的空間,鼓勵他們主動去探索。

第三,要適度控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由于偶發(fā)事件生成的活動和預設活動不同,需要我們老師根據(jù)幼兒身心特點,對生成活動所涉及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進行合理控制。在“神秘的水果”生成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孩子的接受能力,我對于這些水果干如何制作的過程,只是進行簡單的闡述。不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于水果干的制作方法很感興趣,因此,我覺得下一步還可以讓孩子通過觀看錄像或者實地考察,去了解水果干的實際做法,然后再通過后續(xù)的談話活動,讓他們說說自己所看到的,從而將生成活動推向高潮。

一袋普通的水果干,在孩子眼中卻成了神秘、好奇的源頭,而我也借此生成了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取得了較成功的成效。其實,孩子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滿了興趣和好奇,而這些都能轉變成為教育契機,只不過需要你的一雙亮眼睛去發(fā)現(xiàn)。

第6篇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心得

同情心作為幼兒良好社會性、人格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同情心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專門教育活動和隨機教育相結合的原則??h口:一方面,教師要根據(jù)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組織專門的教育活動,從發(fā)展幼兒的同情認知,激發(fā)幼兒的同情體驗,促使其產(chǎn)生同情行為;另一方面,教師要有意識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發(fā)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隨機地對幼兒進行同情心的教育,強化幼兒的同情行為,從而使幼兒一時的、個人的、短暫的同情行為轉化為內在的,自覺化的品質。

一次,一個幼兒摔倒了,30多名幼兒中,只有兩名幼兒能主動詢間同伴疼不疼,并給他揉傷,其他幼兒或不知所措,或無動于衷,或在一旁嬉笑。有的幼兒不僅不扶,甚至還說:'誰叫他不小心!'也有的說:'讓他自己起來川

有一次吃餃子時,嬌嬌小朋友說:'餃子太燙,沒法吃!'旁邊的幼兒緊接著說了一句:“燙死你!”

小朋友在一起玩,張怡聽小朋友不知為什么哭了,當時只有兩名幼兒走過去間她怎么了,其余幼兒都視而不見。

這一件件真實的'小事'說明:幼兒的同情心相當缺乏,因而導致了幼兒同情行為的嚴重缺乏。這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萬面的,有的是因為家庭教育中片面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勇敢精神,而忽視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有的則是由于家長的溺愛,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受到別人的關心愛護是理所當然的,而不懂得別人也需要自己的關心,幫助。

針對以上情況,在教育中就把同情認知、 同情體驗及同情行為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以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

一、同情認知的培養(yǎng)

具有同情認知是產(chǎn)生同情情感和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引導幼兒觀察什么情況會讓別人難過,別人什么時候需要自己的幫助。 比如:有的小朋友生病了,很難受,他希望別的小朋友能關心他,有朋友摔倒了,別的小朋友不應該站在旁邊看,而應該把他扶起來,并幫助他拍拍身上的土,間問他疼不疼。我們還隨時引導幼兒關注困難者,幫助他人,如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玩具時,就應該邀請他一起玩,對于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小朋友不能嘲笑他。說他'笨,而應該耐心友好地去幫助他。

二、同情體驗的培養(yǎng)

同情情感是同情行為的內在動機,我們通過多種途徑喚起幼兒內在的情感體驗。首先,我們以身作則,對需要關心的幼兒予以安慰''和關懷,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吳安倪的父母有時在外工作,孩子的情緒不是很穩(wěn),愛哭,我們就常常親切地安慰她,摟摟她,親親她,告訴她老師很喜歡她,這樣一來不僅使吳安倪的情緒有所好轉,也使別的幼兒受到感染。其次,我們還設計了'他摔到了'。。他為什么哭?''我來幫助你'等活動,運用角色轉換、移情等方法引導幼兒體驗當自己處于他人的情況時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別人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別的小朋友怎樣對你;如果你不會做游戲或做不好,你希望別的小朋友不埋你,笑話你,還是幫助你?從而讓幼兒更好地體驗,理解他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該怎么做。

三、同情行為的培養(yǎng)

同情行為是同情心培養(yǎng)的根本目的,在幼兒獲得了同情認知,產(chǎn)生了同情情感后,我們應引導幼兒把同情認知、情感落實在行動上,教給幼兒響應的積極的行為方式。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的同情行為方式,如:看到一個小朋友摔倒了,全班小朋友都去扶他,結果擠成一團,而沒有人想到采用其他的安慰萬式,看到一個小朋友哭了,好幾個小朋友都掏出手帕為她擦眼淚,反而弄得那個小朋友不知所措。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引導幼兒討論還可以用什么別的方式來表示自己對摔倒的同伴的關心和幫助,于是幼兒想出了為他撣土,搬椅子請他坐下,詢問他疼不疼,為他揉腿等等萬式。同時我們還創(chuàng)造機會讓幼兒實踐,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各樣的關心,友愛行為,適時強化他們的好行為。

總之同情心的培養(yǎng)對孩子的意義是很大的,在時間中使幼兒能主動地關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幼兒園中班觀察心得體會(6篇)

觀察對象:小(一)班幼兒 觀察者:陳佳昕 觀察實錄: 場景一: 在孩子們洗手的時候,我對他們說:“洗完手,請你拿杯子喝點水?!庇谑撬械暮⒆佣伎焖俚叵赐晔?,一窩蜂地擁…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中班觀察信息

  • 幼兒園中班觀察心得體會(6篇)
  • 幼兒園中班觀察心得體會(6篇)6人關注

    觀察對象:小(一)班幼兒 觀察者:陳佳昕 觀察實錄: 場景一: 在孩子們洗手的時候,我對他們說:“洗完手,請你拿杯子喝點水。”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快速地洗完手 ...[更多]

相關專題

幼兒園心得體會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