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二年級下冊找規(guī)律評課稿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找規(guī)律評課稿
x老師上的二年級下冊教材《找規(guī)律》的內容,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其最大的變化是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guī)律稍復雜了一些。這節(jié)課與傳統(tǒng)概念教學相比,特別是新授課開始有很大的改進,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思路很清晰,教學目標的落實非常到位,下面幾方面值得借鑒:
一、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只重視對結論的記憶和模仿,而新課導入時x老師把學生的學習定位在自主建構知識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觀察——小組討論——歸納”的教學模式。在新課例題教學環(huán)節(jié),x老師給學生提供了一生動貼近學生年齡特點的材料———密碼門,放手讓學生讓學生去觀察、感悟,并且進行大膽探索,動手擺一擺,在小組共同探討中得出結論,進而又進行了驗證。x老師設計的這個教學過程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使學生知道這些規(guī)律是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結論是如何獲得的,體現(xiàn)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
二、注重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循環(huán)排列這一規(guī)律環(huán)節(jié),x老師利用小精靈當向導,從畫外音帶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密碼門的設置,把知識與日常生活掛鉤,又不失兒童喜愛的童話世界,如此生動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規(guī)律的欲望。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有效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兒童探索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和神奇,讓他們在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數學之美,感受學數學之樂,孩子們才能走出數學苦旅的沙漠,奔向快樂數學的綠洲。
三、注重學生語言的培養(yǎng)。
由于低年級學生語言運用上會有一些障礙,但在這教學環(huán)節(jié)上,x老師循循善誘,激勵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雖然有的學生的表述是不完整的,而且繁瑣不清晰,特別是當個別學生不能用流暢的語言表述排列的規(guī)律從左往右看,或從上往下看得規(guī)律時,x老師就充分展現(xiàn)教師的組織者合作者以及引導者的地位,步步啟發(fā),引導學生讓簡潔完整的數學語言去表述規(guī)律,展現(xiàn)數學的簡潔之美。
x老師的課上得精彩,學生學得開心。這成功離不開x老師的精心備課,以及對課獨到的見解,本節(jié)課是成功的一堂課。
第2篇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評課稿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評課稿
“新課標指出每一堂課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探索,重視引發(fā)學生思考,注重學生間的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對學有困難的學生予以幫助,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
包老師的教學始終圍繞學生的活動展開,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活動空間,讓學生通過動手把生活和數學聯(lián)系起來,在學生感受“同樣多”的基礎上概括出什么叫平均分,揭示平均分這一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包老師在以下幾方面做得較好。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體驗在分的過程中感知“同樣多”與“不同樣多”。通過比較引出分兩份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又通過教師的板演及講解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份數,每份的個數。讓學生明確了“平均分”與“不是平均分”的.區(qū)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2、注重分法的多樣化。讓學生用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去學習。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有多種不同的分法,老師都予以認可。通過比較主要讓學生明確分的方法雖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數量是同樣的。同時在過程中引導學生有序分。
3、注重提供給學生規(guī)范的語言模式。
第3篇 二年級下冊統(tǒng)計第三課時的評課稿
二年級下冊統(tǒng)計第三課時的評課稿
霍老師從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入手,讓學生興致勃勃的跟著喜羊羊進入我們統(tǒng)計的練習課?;衾蠋熯€把生活帶進了課堂,整節(jié)練習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進課堂,比如:統(tǒng)計學生喜歡吃的東西;學生檢查視力;學生喜歡看的圖書等,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的生活實例,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趣味與作用,突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的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堂上霍老師還充分體現(xiàn)“數學化”,把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的東西進行了數學化的轉化,霍老師的練習課就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進課堂,然后用數學的知識和手段解決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會用數學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這里也提我的'一點建議:練習課的練習設計要注意層次性,由淺入深,還要注意這個知識點的不同變式訓練,本節(jié)課練習層次不夠分明,形式比較單調;練習課也要注意練習的量,量多才能達到練習的效果,達到訓練的目的,才能覆蓋各種題型,才能鞏固扎實的基礎。
第4篇 二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評課稿
看了潘老師的《平移和旋轉》這節(jié)課,我受益匪淺,也知道了像這類型的課應該這樣上,那么我就以潘老師的這節(jié)課,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1 、 能夠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密切聯(lián)系起來。
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這節(jié)課中一個突出的特色就是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背景,將數學知識與生動形象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一種很真實,自然的狀態(tài)下感受、體驗、理解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潘老師收集一些圖片,比如銀行的自動門、電梯、汽車行駛、風扇、風車等許多真實的生活事例,讓學生從這些活生生的現(xiàn)象中感受平移和旋轉,體會到原來數學是這么地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2、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題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在課堂上,潘老師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情境與活動,給予足夠的時間,使他們在自主觀察、思考、操作中逐步感知,理解平移和旋轉。比如在數學移圖時,潘老師先讓學生整個圖平移,接著引導學生找出對應點的方法,讓學生一步步的掌握移圖的方法。而且整個環(huán)節(jié)都重視學生的真實感受,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鍛煉與提高。
3、通過實踐操作,豐富學生對空間圖形的認識和感受,發(fā)展空間觀念。
整堂課中,潘老師十分重視實踐活動,比如在上課一開始,就讓學生用手勢比劃出自動門、電梯、風扇、風車是怎樣運動的,在畫移圖時,讓學生通過動手畫一畫的實踐中,感受平移和旋轉的奇妙,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做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評課稿
第5篇 二年級下冊雷雨評課稿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雷雨評課稿
總體評價
總的來看,《雷雨》說課比較全面,且有理有據。但是有些地方仍欠具體,有些地方缺乏理論支持、層次性、目的性不強。教學的層次性,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學生學習方式的設計等還需要進一步認真推敲。
教學內容評價教學目標評價
教師對《雷雨》的教學內容介紹齊全、明確、有針對性。
《雷雨》的教學設計依據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學科的本質特點、學科內容的結構系統(tǒng)、教科書課文特點來選定教學內容。其中大量運用書中插圖資源,如ppt上、板書上,這樣的目的,一方面很好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脈絡,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感知,同時也充分落實了課標中“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只簡單介紹了其所在單元的情況,但并沒有把其與所在單元,所在一冊書中、及小學語文體系中與前后知識、能力之間的關系說詳細說具體,沒有呈現(xiàn)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更沒有體現(xiàn)在體系中的作用。沒有成體系的知識鏈條,不了解完整的能力體系,容易導致課文學習變得孤立,不能承上啟下,對于以后的學習,學生不能有效鏈接。比較符合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對于學生擁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兩個方面,只對學生的知識基礎進行了介紹,沒有對于生活經驗的介紹,而學生擁有的生活經驗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理解課文的效果。
教學目標分三個方面,層次較為清晰。知識與技能目標表述清晰,過程與方法目標具有可操作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效地整合在教學過程之中,不是孤立地進行。教學目標指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所以,可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達成。具體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
學情分析評價教學策略評價
擁有“對學生存在的認知障礙和學生的差異”兩方面的分析與預設。學生差異的介紹如: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在學習本課內容時,可能接受比較快,對于課堂上的問題或是練習,經點撥完成較好;而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需要較多關注、提示、引導。但是分析預設課前較多,課堂學習中的分析預設較少,應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充分的預設。
教師對于課文重點選擇正確、恰當;教學支架實在,教學方法多樣,如:教學重點:感悟分兩方面說明動物尾巴奇特的方法。教學時采用多種方式讀課文、觀察圖片、填表格、板書提示等方法。
教學難點的選擇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突破方法多樣、恰當,如:采用教師解釋、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課外資料輔助等方式。
突破重點的方法,如讀課文、觀察圖片、填表格、板書提示;化解難點的方法,如采用教師解釋、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課外資料輔助等方式。重點的突破,難點的化解是依照課標要求、從學生的.普遍情況、從文章內容出發(fā),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特點。
教學流程評價學習方式評價
本課的教學過程層次性清晰、有梯度、體現(xiàn)了漸進性。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中,環(huán)節(jié)設計時間分配合理,層次性清晰,過程完整。教學有梯度,這樣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層次明顯?;顒又g銜接緊密,過渡自然,邏輯比較清晰。
初讀感知、精讀理解、拓展延伸、課堂檢測、布置作業(yè)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完整連貫、又重難點突出。
教學流程中的重點活動沒有照顧到每個學生動起來,如:分角色朗讀、填表格等可能就是一少部分學生參與。重點活動時間充分。教師對于活動時間是這樣安排得:
初讀感知約5分鐘
精讀理解約25分鐘
拓展練習約9分鐘
布置作業(yè)約2分鐘
可以看出,在重點活動“理解課文”過程中,占用了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這樣可以確保重點活動中學生有實實在在的學習過程和思考時間?;顒臃绞接嗅槍π?,符合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特點。感覺多樣性稍差一些。
教學資源評價
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出發(fā),所設計和運用的教學課件,圖片(書中插圖),練習紙,符合低年級學生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感興趣的認知特點,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使用恰當準確地體現(xiàn)了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無縫對接,如:教學課件的設計,板書的設計。
評價教學評價
有測定教學目標實現(xiàn)程度的方法,評價時注重了對文章重點內容的理解與運用。 評價方法比較具體,有可操作性,能夠體現(xiàn)學生學習后的掌握程度。但是,表現(xiàn)為一刀切,缺乏對不同接受能力學生的考慮,形式應多樣。
第6篇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優(yōu)秀評課稿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優(yōu)秀評課稿
楊老師執(zhí)教的“萬以內數的認識” 是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數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試驗本)第六單元中的一個內容。這節(jié)課是將萬以內數的認識與表達和大數的讀寫結合起來教學的。聽了以后感到這節(jié)課有以下五個注重和忽視了一個細節(jié):
1、注重遷移
課一開始教師運用了學生運動會的情景讓學生猜數,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自然而然的猜出整百和整千數,老師只用一句話很自然地把學生認識的數從千以內遷移到了萬以內;然后用千數圖擺比一千大的數、再擺九千、再加上一個千數圖就遷移到了一萬;通過用不同的方法擺出9636,并用遷移的方法來讀寫這個數。
2、注重操作
可以這么說整節(jié)課上教師所呈示的'數,絕大部分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得到的。有用千數圖操作的,有用學具操作的,也有用卡片操作的;有學生隨意操作的,也有按要求操作;有學生獨立操作,也有小組合作操作;有動手直觀操作,也有用眼睛進行表象操作等等。
3、注重表象
這節(jié)課中有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得比較好,那就是教師出示了3、1、0、0、7五張卡片后,要求學生選擇其中的四張卡片擺四位數,不是用手來擺,而是用眼睛看著,在腦子里想著擺數,這就是一個表象操作的過程。因為從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看,在從具體直觀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中,必定要經過在腦子里把圖和式或把圖和數聯(lián)系起來的表象思維過程,即從具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思維過程。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不但解決了用數字卡片表示四位數,更主要地教師利用過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解決了有0的數的讀寫法。
4、注重數的組成
這節(jié)課上不管是萬以內數的認識與表達還是大數的讀寫,教師都非常注重數的組成。在用千數圖擺出比一千大的數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說出有幾個千組成的;“九千是怎么組成的?”并反復地問或讓學生同桌互說“幾個一千是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