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篇一 假期大學生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
這次支教,這次西部之行,對于我來說,是史無前例的。
在離開北京之前,或者之前的之前,我原以為我可以為西部帶去很多東西,我原以為可以讓西部的孩子能夠得到像城里的孩子一樣的教育環(huán)境和資源,我原以為我們的西部之行在當地看來應該是充滿希望和期待的,我原以為憑我xx年的讀書歷程完全可以應付山村里的十幾歲的孩子,我原以為在任何方面我都比農村的孩子要優(yōu)越盡管我也是成長自農村,我原以為……
可是當我踏上北黃的土地,當我看到孩子們艱苦的生活方式,當我看到村名不理解的眼神,當我們看到艱苦的環(huán)境,我知道,我們的這次西部陽光之行不會一帆風順,需要我們付出的可能遠遠比我們預期的要多很多。
當我們驅車來到這多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埝橋鄉(xiāng)的小學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校門口那個簡陋卻屹立的牌子,上面寫著幾個非常好看的字'熱烈歡迎大學生來校支教',說實話,雖然并不是很華麗或者很怎么樣的話,但是卻差一點讓我流淚。我想,首先有校方的支持,我們的工作會更好開展一些。我們的行為才會看上去make sense。
當天的孩子們在考試,看著孩子們在簡陋的課桌上認真的寫著什么,心里突然充滿感動,我想我們大學生在大學的自習室那么好的環(huán)境里又有幾個能像他們一樣心無旁騖的認真的去汲取知識,人們總是不去珍惜身邊唾手可得的東西,但是當這些東西真的離我們很遠的時候我們可能才會向他們一樣,認真的對待,好好的珍惜。看到一個孩子答題時皴裂的手,撕心裂肺的痛,真的,仿佛那個孩子就是我的親人,我的弟弟,那種揪心的感覺是我長這么大第一次感受到的。偶爾幾個孩子抬起頭看我的眼神都是充滿的好奇和不好意思,我想他們可能對于外部世界的認知可能幾乎為零吧,這也在我后來的了解中得到印證。
剛開始給孩子們上課是緊張的,倒不是說由于第一次做這個緊張,畢竟我在北航附小也教了一年的小學的孩子,我緊張的是我該如何去真正得到孩子們的認可,真正去教會孩子們一些孩子們需要的、感興趣的東西而不是只是填鴨。說實話開始有些孩子還是很不理解的,本身我們是在孩子們應該放寒假的時候去給孩子們上課。我跟曹舒帶的是四年級的課,這是這個學校最難'管'的一個班級用校長的話來說,當然我不想用管這個字來相容對待孩子們的方式,班里的孩子確實特別調皮,特別是像郭晨、焦瑞光這樣的小男孩,特別活潑好動,開始上課的時候經常會在下面干一些不該干的東西,我盡量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大哥哥的角色,單獨的親切的去跟他溝通,孩子們心里是渴望被老師、被大家關注的,所有調皮搗蛋的孩子幾乎都是這樣的類型,他們在學習上沒有辦法吸引大家的注意,吸引老師的注意,就會漸漸演化成破壞紀律,欺負同學來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那份關注。我盡量多去跟他們溝通,多去關心他們,常此以往,這些孩子都跟我特別親,上課時也開始配合甚至幫助我,我很是感動,也終于明白想要得到多少,首先要付出的更多。
農村的發(fā)展當然跟城市差距很大,班里的特殊學生也有很多,杜春明,一個特別乖,特別可愛的女孩子,但是這個孩子是個孤兒,自幼喪失父親,母親離家出走,改嫁他鄉(xiāng),現在跟年邁的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爺爺還是腦血栓癱在炕上,全家的經濟來源只靠上了年紀的奶奶種點地來生活,當我們去家里看的時候,奶奶看到老師來了就開始哭,她舍不得自己的孫女,一個懂事的額孩子,一個在班里成績排名第二的孩子。我跟曹舒特意自己花錢去買了兩包面和其他糧食,因為我們作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大學生不知道我們對于這個家到底怎么做、做什么才能幫助她們。真希望社會上的好心人能夠獻出愛心和援助的手,真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這個社會少一些悲劇。
在學校我們住在原來老師的宿舍,這里沒有暖氣,只有一個沒有什么溫度的蜂窩煤爐,全校的屋子包括校長室都只是這樣的取暖設備,說是取暖設備,王校長跟我們說其實做飯還行,取暖根本達不到要求,所以對于我們來說就相當于幾乎沒有取暖設備。晚上睡覺就鉆到插電熱毯的被窩里才能暖和過來,所以早上起床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陜西農村的早上是一種清冷,起床就會渾身打哆嗦,但是想到孩子們馬上就來上課了,我們就有了戰(zhàn)勝這種寒冷的動力。
班級里的教學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已經越來越得心應手,孩子們也越來越喜歡我們,但是唯一變壞的是我們的身體狀況,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們的嗓子受不了了,大部分人每天都靠含著西瓜霜才能繼續(xù)說話。我清楚的記得第三天的時候我就說不出話來了,聲帶就像撕裂了一樣,一發(fā)聲就疼的受不了。作為全隊的隊長每天都要操心很多事,還要帶四年級的課所以嗓子義無反顧的罷工了。接下來又有還幾個戰(zhàn)友也有同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只能堅持。到后來隊里的好幾個男生都感冒了,咳嗽,我們開玩笑在比較,在北黃被捅了幾針,還記得我一邊打吊瓶一邊帶領大家開會的場面,現在想想,那是怎樣的一種堅持。但是在村里的診所打針的時候聽到當地村民對我們的肯定,頓時覺得我們做什么,我們怎么樣真的都值了,真的。
班里有一個男孩子叫郭晨,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孩子,雖然一開始就調皮搗蛋,但是當我馴服了這個孩子之后漸漸發(fā)現他的身上有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氣場,一個很有潛力,一個我認為將來能夠有出息的孩子。支教結束之后,年三十的晚上,我在山東的家里接到他從北黃打來的拜年的電話時,那種興奮和感動是難以言喻的,當時我?guī)缀跏谴蠛爸鴮寢屨f,我的學生給我打電話拜年了,那種驕傲,那種自豪真的是讓我至今難忘,相信一直會珍藏在我的心里。
在支教的過程中,我還做了一件事,就是給兩個高中的學生補課,這里的高中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考出農村,去大城市上大學,他們學習很刻苦,真高興我們在給這里的小孩子上課的同時也能做這樣的事情幫助山里的考生實現自己走出農村的夢想。
我和隊友也參與了當地的農業(yè)勞動。在冬天這個季節(jié)當地主要是發(fā)展蔬菜大棚,農民每天做的就是早上去大棚掀簾子,傍晚蓋簾子。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工作我們卻很難做好。通過參與勞動我們明白了書本上的知識永遠只有發(fā)揮到實踐中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否則我們在學校學再多的知識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幾天的志愿活動眼看就要接近尾聲,因為有以前隊伍的經驗,我們很怕與孩子們抱在一起痛苦的場面,還好,沒有出現那種看上去像生離死別的狀況。很多孩子都以為我們還會再去,而且我們在給孩子們做好了認真的'安全退出'工作之后才結束和他們的相處的。而且我們在結束之后又在村里帶了幾天,孩子們會又跑回來找我們玩。還有孩子來給老師送花,感動的我們的隊員興奮地像個小孩子。
幾天的支教生活我不光鍛煉了自己,與孩子們建立了很好的感情并帶他們認識了外面的世界,我還收獲了一份8人份的友情。我們隊我敢自信的說一句絕對是最有凝聚力和家庭氣氛的隊伍。我們互相就像一家人一樣,這份友誼是一輩子的,我會好珍惜,我相信我的隊友也一樣。
作為隊長,通過這次支教經歷我也鍛煉了自己一下,在面對的困難和遇到的挑戰(zhàn)上對于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我很享受那種挫敗感,那種無助感,那種忙碌感,經歷這次歷練我在處理團隊問題和突發(fā)情況、管理團隊、建設團隊方面,與人溝通相處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最后我要說的是感謝西部陽光農村發(fā)展基金會給我們這次機會,在幫助西部教育發(fā)展這條路上我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微薄,但是我知道,一批批志愿者前赴后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在路上。
在此借用基金會一位老前輩的一個提法,我們大家就是一群理想主義之士聚集在一起做想做的事情。只要有心參與,只要用心付出,我相信,西部的陽光,在路上……
篇二 關于大學生支教的實踐報告范文
實踐目的:關愛農村學生,傳遞教育接力棒
時間:xx年7月
地點:新鄉(xiāng)市牧野區(qū)尚村
由于教育資源在空間地域上分配的不均衡,廣大農村地區(qū)普遍面臨這教育資源短缺的現狀。作為一名當代有為大學生,我們是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一代人,我們有義務對教育資源短缺的地區(qū)進行義務支援,使愛的接力棒傳承下去。
為此,從7月8日起,河南師范大學“農業(yè)生態(tài)文化調研服務”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新鄉(xiāng)市牧野區(qū)尚村,展開為期10天的義務支教活動,輔導村里的孩子學習功課,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實踐隊員為村里的學生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學習課程,包括博大精深的國學啟蒙、妙趣橫生的勵志故事、新穎獨特的課程活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向小朋友們講解各種知識,寓教于樂,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隨后,隊員們還學生們?yōu)榕e辦了一系列例如“照鏡子”、“搶凳子”、“信任背摔”等素質拓展活動,把同學們分成不同小組,在實踐隊隊員的帶領下進行比賽。學生們都積極踴躍地參加,在活動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并且積極配合伙伴完成任務。最后,我們還獎勵給那些取得勝利的同學一些鉛筆、筆記本等學習用品。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得孩子們逐漸會養(yǎng)成團隊合作與競爭意識,相信這10天的支教生活會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產生重要的作用!
本次義務支教活動,不僅給尚村的孩子帶去了新鮮、生動的知識,拓展了他們的視野;還增進了他們的團隊意識和綜合素質,同時也增進了小朋友與隊員之間的感情。另外,支教的經歷還豐富了實踐隊隊員的閱歷,提高了其實踐能力,使隊員真切了解到了農村教育的現狀,從而使其更多的關注農村教育,關注農村學生,讓農村學生能學到更過的科學知識,走出社會,回報自己的家鄉(xiāng)。
支教是指一項支援落后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校的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中華支教與助學信息中心致力于號召人們通過參加ngo組織的支教等公益活動,來改善中國貧困地區(qū)教育現狀。為中國而教隸屬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以培養(yǎng)促進教育公平的領導者為使命,輸送、支持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到農村學校任教兩年,提供持續(xù)而系統(tǒng)的培訓,培養(yǎng)和集結關心教育的優(yōu)秀人才,在提升農村孩子教育質量的同時,也為青年志愿者的夢想和成長助力。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是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事部共同組織實施,從2003年開始,按照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數量的普通高等學校,到西部貧困縣的鄉(xiāng)鎮(zhèn)從事為期1—2年的教育、衛(wèi)生、農技、扶貧以及青年中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務工作。志愿者服務期滿后,鼓勵其扎根基層,或者自主擇業(yè)和流動就業(yè)。好友營支教是民間支教組織,從2023年招募年滿18周歲以上志愿者,倡導人人都可支教。
國家官方支教途徑
(1)如果是,可以參加團中央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發(fā)起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這個計劃是從03年開始的。
(2)如果是,還可以參加由本省組織的志愿者支教活動,其實就是各個省仿照團中央的西部計劃而在本省開展的支教活動。黑龍江和吉林好像都有,一般這樣的信息在本省團省委的網頁上都有,可以去看下。
(3)如果是還可以參加本校組織的研究生支教團活動,一般是支教回來后就讀研,這個自己得向所在的系院咨詢。
(4)如果是在職的,可以參加團中央的'扶貧接力計劃',一般是服務半年至兩年,想要了解這方面更多的信息,可以向團中央咨詢。
(5)如果有一定的條件,自己可以找個在西部的貧困學校來實現支教。
通常參加有組織的計劃是要報名審核的。例如西部計劃,個人通過體檢和培訓后即可上崗。另外,西部計劃的項目辦設在每個高校的團委。
非國家官方支教途徑
由個人發(fā)起的自組織,也稱為草根組織。
一、由需要老師的學?;蛑滥硨W校需要老師的人,自行在網上發(fā)帖,招募支教老師,提供一定補貼。
二、常年組織招募、培訓、派遣到定向支持村小的社會團體。提供意外傷害保險、每月補貼、教學支持。如好友營支教、大涼山起航公益助學。
三、依托大學社團發(fā)起的短期或假期項目,時間幾天到一個月不等,重在體驗生活。
篇三 大學生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
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三的學生,抱著鍛煉自己,服務社會的愿望。我報名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的義務支教活動,并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今年我們學校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是:勇擔強國使命,共建和諧家園。7月9號我們在學校舉行了“xx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啟動儀式”,院黨委書記汪建華,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閆慶生等院上許多重要領導都參加了此次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院上許多領導為我們授予了隊旗并發(fā)放了宣傳資料。啟動儀式結束后,學校還為我們進行了培訓。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驕傲,更多的則是責任,當時我心里就想,一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次支教活動的任務完成號。在這種的巨大精神動力下,我們在7月10號上午出發(fā)了。
我同我們歷史系的張文遠,趙曉亮,王福東,梁建剛以及化學系的魯振江被分配到了華池縣城壕初中,我們的帶隊老師是歷史系張多勇老師,張老師在去年就是暑期社會實踐的帶隊老師,并且在歷史地理方面有著深刻的研究,而且長期擔任甘肅省優(yōu)質課的評委,因此我想這一次一定能夠收獲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經過4個小時的顛簸,下午五點鐘我們終于到達了華池縣城壕初中。城壕初中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位于華池縣具有深刻歷史淵源的城壕鄉(xiāng)。來到學校首先個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學校的環(huán)境很好,無論是學校周圍和學校內的自然環(huán)境還是學校的文化氛圍都讓人耳目一新,接著我們認識了城壕初中校長趙文存老師,趙校長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厚重,或許是長期居住在大山里,人也具有了大山的某些特征。趙校長熱情的為我們安排了宿舍,本來為我們安排了兩間學生宿舍,但我們六個為了圖個熱鬧,我們婉言謝絕了趙校長的好意,我們六個住在了一間宿舍。晚上學校開會安排暑假的補習工作,我們這些準老師也參加了會議,在會上城壕初中副校長賀培啟為我們六個安排了教學任務,并向我們發(fā)放了教案的資料。會上趙校長向我們介紹了與會的其它老師,張老師也向學校做出保證一定圓滿完成這次教學任務。面對熱情的各位老師和張老師提出的殷切希望我在心中有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次教學任務完成。我們這次的實踐活動與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真完成教學任務
我們這次擔任的是九年級的教學任務,我和梁建剛負責兩個班的歷史教學、魯振江負責兩個班的化學、張文遠負責兩個班的政治教學、趙曉亮負責兩個班的生物教學、王福東負責兩個班的地理教學,其它課程由城壕初中在校老師擔任。
由于第二天就有課,所以第一天晚上我們就投入備課。正如團委閆書記所說,你知道不一定能講出來,能講出來不一定能講聽清楚,能講清楚不一定能夠講好。在真正即將踏上講臺的這一瞬間我才感覺到了這一句話的準確性?;蛟S那天晚上大家都有和我一樣的感受,我們備課一直備到晚上十一點半。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你得拉出去溜溜。第二天就看我們的了。我們講完以后,張老師還要進行評課。于是我們都聽了彼此的課,下午課外活動上,張老師對我們的課進行了點評。在聽取了其他隊員的課之后,給我感覺都不錯,但在自己講的時候,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竟然有些怯堂,但講著講著就消除了這種緊張感。張老師長期擔任甘肅省優(yōu)質課的評委,因此對于上課的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張老師對我的評價就是上課的時候過于緊張,但優(yōu)點是重點把握的好,力爭使學生在當堂就消化了當天所學習的知識,因此總體來說是一堂成功的課。得到張老師的肯定使我的信心大增,從而使我相信在以后我會講的更好。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積極引進各種教學方法像課堂討論、課堂小演講等來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由于我所擔任的是歷史的教學任務,因此我確保使學生在當堂就掌握識記當天所學習的知識。經過測試我發(fā)現這一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課堂上我還盡量穿插一些學習方法,并且對差生實行激勵機制,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雖然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還不是很扎實,并且知識面還有待加寬,但在這次支教任務中我還是認真完成了自己所擔任的教學任務,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積極參加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也是我們這次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們義務支教的第二天,張老師帶我們實地考察了學校后面的城壕古城。城壕古城曾是宋朝的一座古城,它的作用是防止西夏的入侵?,F在古城仍然不減當年風采,張老師為向我們解釋了古城的馬面,女墻的作用和名稱的由來,使我們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真正的和實踐聯系在了一起。這一次考察收獲不小,因為張老師還教我們如何根據古代的遺跡遺物來辨認它的文化類型,我們學會了辨認仰韶文化、齊家文化以及宋代的青瓷,真的有一種不虛此行的感覺。
在上早操的時候無意中發(fā)現了學生們做的廣播體操好像有點與眾不同,經過打聽才知道這實際上不是廣播體操而是教育部在xx年xx月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第一套校園集體舞》。我對于這套校園集體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對《第一套校園集體舞》推廣的必要性與意義做了調查。調查是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的,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我調查了城壕初中10名科任教師與60名學生對《第一套校園集體舞》的理解與它推廣的必要性與意義。通過調查使我感覺到這一套校園集體舞確實有很大的推廣價值,是一種深受廣大師生喜歡的鍛煉形式,調查后,我還完成了調查報告,作為這一次調查的勞動成果。
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由于城壕初中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在與同學們短短的十天時間里我了解到,國家每年不僅對他們的學雜費、書本費都實行免費,而且每學期還發(fā)給每位學生發(fā)放500多元的伙食補貼。上學不出錢還給發(fā)“工資”,而這卻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國家的好政策。從中或許也可以看出國家的惠農政策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作為我們這些未來的教師或許更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素質,將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四、學生們的吃苦精神
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城壕初中學生們的吃苦精神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是早上五點鐘就起床,晚上十點多才就寢,但誰也沒有要求他們這么做。在他們的心里,只有讀書才是他們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因此勤奮學習這四個字便在他們心里扎下了根。他們的生活也非常艱苦,他們吃的東西都是從家里帶的,因為是五六天才回一次家,所以帶的干糧往往就變質了,雖然他們每月還有100多元的伙食補貼,但學生們卻把這些錢節(jié)省下來買學習用具,因此還經常要吃變了質的食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王志強的同學告訴我,他這兩年一共吃了1024個饅頭,因為她母親告訴他吃饅頭要計數。而這就是他勤奮學習的動力,也因此他的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
看看這些學生,想想我們自己,真的覺得很慚愧。我們平時對餐廳的飯菜指手畫腳,而我們餐廳的飯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奢侈。
有句說得好:實踐出真知。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想成為21世紀的一名合格人才,必須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分析、總結,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自大,也不過分自卑。有的時候我就是缺乏自信,也并不是我一直就這樣,只是人長大后才變成這樣!參加社會實踐,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事業(yè)心、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幫助。
通過這十天的支教活動,我們隊員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踏實干事的必要性。我們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因此也受到了實踐地領導和同學的一致好評。雖然在工作過程中我們也有過分歧,但我們知道這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提出的不同意見。這樣的分歧反而使我們這支隊伍更上進,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著。正是所有隊員的共同努力,才取得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我們真的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
難忘在我們走的時候同學們的眼中閃動的淚花,也難忘城壕初中那些熱情的老師,在短短十天時間中我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收獲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完成了自己“鍛煉自己,服務社會”的愿望,我永遠不會忘記和那些親愛的同學和熱情的老師們一起走過的短暫而充實的日子,謝謝你們的照顧和建議!謝謝你們,相信城壕初中的明天在你們的努力下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次實踐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它卻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了一段不平凡的記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我,積極向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tài)去迎接生活與學習中的挑戰(zhàn)!
篇四 有關大學生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單位:xxxx市xx縣xx鎮(zhèn)xx中心小學
實踐人:xx師范大學xx級漢語言文學一班xx
學號:xx
實踐活動天數:9天
實踐內容:小學教育教學與管理
實踐感悟:
首先我要引用一句話——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我不知道前世與你們回眸了多少次,才換來這9天的寶貴的社會實踐的日子,只是覺得,這么大的世界,這么多的選擇,能和你們一起生活9天,真的很好。
大一上學期我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地點是xxxx市xx縣xx鎮(zhèn)xx中心小學,這是一個鄉(xiāng)村小學,占地面積不大,也就是一棟教學樓,一棟文體、科學活動樓,一個小食堂,兩層宿舍。所謂的田徑場、籃球場就是教學樓前的一塊空地。就算學校面積不大,就算離縣里的中心小學相比仍存在差距,但是這里依然回蕩著孩子們的歡笑,依舊縈繞著書聲,孩子們仍然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著……
在去學校的前一天我已經和校長聯系過,并且說明了來由,在得到校長的同意后,我就開始按照其他老師正常的時間上下班了。
仍然記得第一天到學校時的場景:當時是周一,我和其他老師一起進學校,剛到校門就看到一排值日的學生行少先隊隊禮,并且大聲說:“老師早!”我還記得我當年上小學的時候也是早上值日的一員,能夠在校門口問候老師是最榮幸的事,想必現在的孩子也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吧。進到學校,放眼望去每個年級每個班級都有值日生在打掃清潔區(qū),經了解,該學校今年舉行了一個“美化校園,美化鄉(xiāng)村”的活動,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全校師生都把這個活動的主旨貫徹到了日常生活中,學生認真打掃教室和清潔區(qū)衛(wèi)生,老師認真打掃辦公室衛(wèi)生,有時候在校道看到有果皮紙屑,經過的老師都能夠彎腰撿起來。
來到教師辦公室后,我向每個老師介紹并說明清楚來由,之后的9天也開始在這個學校進行深入的社會實踐了……
我去社會實踐的時候,學校正在籌劃進行鄉(xiāng)村少年宮活動,所謂鄉(xiāng)村少年宮,也就是在每一個村莊的中心小學定時定期開展文體、科技、讀書教育的活動,這個項目縣里面撥了一批科學實驗教材器具、涉及各個方面的書籍、體育器材……那時候正缺少人手,所以我自然就去幫忙整理下發(fā)的工具。在所有的工具中,書籍整理是一件無論從人力、體力、腦力來說工程量都浩大的一件事,縣里面下發(fā)的書籍的類別很多(據粗略統(tǒng)計,總數目應該有三千多本),每一個類別的書本的數量也很多,當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一摞摞書打開,分類,貼標簽,標號數,記錄每本書的書名、頁數、作者、出版社、標價,整理成冊錄入電腦。第一次接觸這個圖書室的工作,我特意向圖書管理員請教,終于弄清楚怎么看一本書的分類號,怎么找財產號等專業(yè)性的問題,在這個整理圖書的工程中,我也看到學校老師對學生閱讀課外書的重視,只要是沒有課的老師都主動來幫助我們整理書籍,甚至在一些類似于“手工課”的環(huán)節(jié)還發(fā)動了班里的學生,這樣子,老師、學生一起為同一個任務工作奮斗,氣氛很融洽,回憶很美好,能夠縮小師生的代溝,讓老師從另一方面發(fā)現同學的特長、喜好、優(yōu)點,便于今后更好的教學,而學生也能減少對老師的心理恐懼感,在一起努力中發(fā)現,其實老師也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想必城市里不會出現這個場面,因為城市里的學校有足夠的金錢和能力去請工作人員幫忙整理。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時常聽到孩子們的感嘆:“哇,這本書好好看,我什么時候能看?”“這本書的圖畫真漂亮,回家我也要認真學畫畫”這是對知識的渴求,這是對遨游書本帶來的神奇美妙世界的憧憬,同時也讓我想到,應該給鄉(xiāng)村的孩子更多關愛,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領域的事物,他們和縣城里、城市里的是孩子一樣的,不應該因為出身的差異就否決他們的明天。
我去社會實踐的時候是學校期末的時候,老師要整理的資料,工作總結,班會匯總等事情很多,我都能幫上忙,幫錄入學生成績,打印資料,減少老師的工作量。
在xx中心小學社會實踐期間,我看到學校幾年前的照片,就和現在看到的學校進行了對比,切身實際地感受到了學校的細微變化——免費午餐已經正式實施,并且向“提供更加健康營養(yǎng)的午餐”看齊;新式的安全性耐用性能高的乒乓球臺代替了用水泥簡單砌成的簡陋的乒乓球臺;全校各樓層各走廊過道都安裝有攝像頭全方位全天監(jiān)控,真正做到保證師生的安全;教師辦公室設有專門的“學生飲水處”“親情電話熱線”給學生最親切的關懷(這個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留守兒童);每個班級都有多媒體設備,不僅僅只有黑板了。
我在該學校生活的這幾天我發(fā)現這個學校最大的特色就是大課間,很多學校的課間就是單純地做做操完事,但是這個學校別具風格,他們的大課間分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全校師生一起做操,老師就跟在學生的隊伍后面;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跳繩,跟著音樂先是單排學生開始跳,之后就是雙排學生,就這樣交叉進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我最喜歡這個環(huán)節(jié)了)是跟著一個歡快可愛的旋律全校同學跳一個簡單萌萌噠的小舞蹈;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打羽毛球。這個大課間做得真是豐富多彩,完全原創(chuàng),沒有絲毫跟風,這是我一天的社會實踐工作中最期待的時刻,每到大課間我都跑出去和孩子們一起做操跳舞。估計是學校里很少有老師實習,很少有大學生回來社會實踐吧,同學們看到我很好奇很驚訝,有些以為我是新來的老師,哈哈,有些以為我是新來的六年級學生,真是太可愛了,不過有一點我要提,就是就算孩子們不知道我是什么來歷,不知道我來這里干什么,不知道我在這里呆多久,他們見到我都能像見到他們的老師一樣有禮貌地問好,第一次聽到有同學用稚嫩的童音叫我“老師好”“姐姐好”,我竟然會有點不知所措,現在9天很快過去我竟然有點舍不得那些孩子們,也舍不得他們的純潔——能夠毫無猜忌地尊重、看待一個人。
在社會實踐還有兩天就結束的時候,天氣轉涼了,又刮風又下雨,最高溫度都沒有超過10°,學校的中隊輔導員讓我去調查每個班級家里貧困的、特別是孤兒、留守兒童的孩子的名單和身高,因為學校接到通知,縣里面有一批御寒的衣物要贈送給孩子們,我去調查的時候聽著每個班班主任的講述,不禁感慨留守兒童的不容易,更加對孤兒產生深深的同情,只希望上級領導的關注能為孩子們驅走冬日的寒冷和黑暗,照進一縷溫暖的陽光,讓他們能夠笑得更燦爛,活得更開心。同時也在小學散學典禮的那天,我又看到了感人的一幕,那天天氣是最冷的,連大人都冷得受不了,一直尋找暖手袋,我看見三年級的一個班的班主任帶著一個小女生來到了辦公室,向一個老師拿毛衣,大衣給那個女生,那個女生在這么寒風凜冽的天氣中只穿著一件薄薄的校服外套,上了一節(jié)課就凍得直打哆嗦,班主任就找衣服給她穿。事后我特地去問有小孩子毛衣和大衣的老師,很好奇為什么她會有這些,她說天氣冷,學校里很多孩子保暖的衣服很少,我自己織了毛衣,買了大衣放在學校,孩子在學校不僅僅要對他們的學習負責,也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聽到這里,我的心頭涌上一股暖流……有這些善良好心的老師,這就是孩子為什么這么純潔,這么有禮貌的原因吧。
來到學校,我除了協助老師做一些學校事務,幫助學校整理期末資料的同時,我也去聽了幾節(jié)課,也有幸頂替請假的老師上了一節(jié)課。我當時是到六年級二班聽課,他們是寫作課,寫作題目是《難忘的“第一次”》,我們縣城鄉(xiāng)村的所有小學的上課形式都是“高效課堂',也就是學生按照分好的小組就坐,課上給足夠的時間對一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之后就代表小組在全班說出看法觀點,這個上課形式在這個學校實行得很好,效果也不錯,這個寫作題材經過討論之后變得很新穎,不再是老掉牙的第一次游泳、第一次騎自行車……取而代之的是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在課堂發(fā)言……學生沒有怯場,都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些有很多同學是不能做到的。至于我去上課的情況,也是印象深刻的,當時我是頂替一年級的老師去發(fā)作業(yè)讓同學們寫,但是一年級做作業(yè)需要幫讀題目,這自然是我來完成,如果僅僅是讀題目還是很簡單,可是孩子的天性就是愛問,經常要回答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還必須解釋得簡單易懂,面對小學生還需要微笑,因為微笑能夠拉近距離,特別是對于我,一個他們完全不知道是誰的人。
9天的小學社會實踐,我看到了一個老師工作的辛苦同時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愛,加深了我對留守兒童的同情與關心,孩子們求知的眼神,純真的笑容,親切的問好我也放在心里……希望那些可愛的孩子們能夠永遠這么純潔,不被世俗的紛擾染指,希望xx中心小學的明天更美好,謝謝你們!
篇五 大學生支教的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xx年的盛夏七月,作為熱衷于城市文化的大一學生,終于等來赴沂水“翻一座山,閱一座城”進行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那時候想象中的“風韻崮鄉(xiāng)”、“紅色之旅必經之地”等印象詞匯,無一不在宣揚著的重返自然、感知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觀念。我知道,傳統(tǒng)文化正馬不停蹄地,在變幻多端的城市文化的不斷沖擊下艱難地“收復失地”,重拾人心。透過媒體看到的沂水,其旅游價值遠勝于人文價值——總是見到外鄉(xiāng)人的游記,每都仿佛在訴說著陶淵明的世外桃源;而群崮之下竟然沒有存住一個蒲松齡一般的人才——直到看過《沂蒙崮》,我堅信“文人筆墨承千鈞”,所以字字讀透。就像被劇透一樣,此番“略知一二”很是給了我將沂水“讀”成故鄉(xiāng)的信心;只是身臨其境方知,再多的史料記載和影音圖志也不可能讓我與沂水鄉(xiāng)村的初次邂逅變成“故地重游”。從到達沂水的那日起,所有“了解”都只是道聽途說。
一路顛簸,下車之后看到的儼然是一副典型鄉(xiāng)土山區(qū)的模樣,布滿一串腳印的水泥地,掩映在樹叢中的石房和車子返程時席卷而起的沙塵,路是蜿蜒著讓人看不到盡頭,霧雨朦朧著讓人辨不清東西南北,可是,生活本就不應該是想象中的一覽無余,它是那樣地出人意料。否則,村民贈與我們的新鮮果蔬就不會成為我們融入沂水的第一道美食;晨起上學的孩子坐在教室的時間就不會比我們意識到天亮了還要早;村落的布局就不會像山中迷宮一樣,讓送孩子歸來的支教隊員幾近找不到返程的路。尤其是,精神最旺的孩子們本應挺直的脊梁卻佝僂著俯在桌上;本應稚嫩的雙手卻像是剛挖出來的泥漿藕段;最應保護的一口小白牙卻噬咬著不干凈的書包帶——這些,是比那些險隘叢崮還要令人提心吊膽的事情。但我也明白,不論再怎么刺眼,這些事情在他們的生活中都是稀松平常的小事。孩子們的生活似乎是很滋潤的,尤其是清晨的雪糕透心涼。學校的空地可供望天、讀書、發(fā)呆,更妙的是從大門下坡出去,幾步便有一處歇腳之地,眺望遠山。很愜意,與晨起上學的孩子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相遇而后漫步回去,在懂得享受其中的美好之前,他們是飛行,而我是蹉跎。
那些新聞媒體報道的關于留守兒童的消息是最吸引眼球的,經過媒體的放大后造成的印象好似霧里看花,與真實情況其實相差很遠。就像眼前的孩子們,每一個都不失爭優(yōu)向上的少年心氣和鬧中取樂的活潑勁兒。我意識到眼前的這幅景象和想象中的相差太遠,需要重新調整與他們相處的方式,所以我學會放下緊繃的神情和繃緊的心弦。
“這里除了老師不是捐的,其他都是像你們一樣的好心人捐的。”崮崖小學校長介紹著學校的情況,細數多年來崮崖小學的一步步改進。但他是這樣一個嚴謹和苛求自己感恩地對待每一個助力學校建設的人,不時叮囑我們照料好自己,盡管這讓我愈發(fā)覺得此處生活是如此“水深火熱”,也讓我們堅定教化孩子們學會“貧而不苦不困窘”的決心。作為一個團隊,一個家,我們鼓勵著彼此適應崮鄉(xiāng)生活,分享著與孩子們交心時記住的一點一滴的信息。之前,“生活是盾,而我們是矛,自以為堅硬,于是總是愛以棱角沖撞它,看看它背后藏著什么。“但來到這里,”才發(fā)現生活的真實面目是矛,不斷地在沖擊我們,堅硬而冰冷,于是我們只能將自己變成一只盾,要把棱角磨平“,更何況,還有待我們如遠客的校長和老師,待我們如孩子的村民,他們的諄諄叮囑和思念孩子的眼淚,哪一個不是在柔軟著我們的內心呢?有一句話說得很對,” 對于陌生的地方,都會經歷霧里看花的扭曲認識、初來乍到的新鮮感、差異帶來挫敗和抵觸情緒,最后才能適應和享受。“真正熟悉之后,生活范圍和視角的確擴大許多,我們看到了不同于支教初期的的景、物、人和風土人情。
驟雨鎮(zhèn),溫風吞,天有痕。
驟雨鎮(zhèn),自第一天我們攜雨而來,奔波而病,倦極而病,受寒而病,從未停歇。溫風吞,團隊之間,彼此的照料與分享,一團和氣,溫吞吞地暖著家人的心懷。天有痕,如今已是恍然七日,回首之前的雨過天晴,發(fā)現別有洞天——真正天晴后,于黃昏中誕下的“耶穌光“;踏在田野間,忽高忽低,讓人偃仰不止的小路;還有這360°環(huán)山的學校,四下望去,可謂”望山谷谸谸青也“。這里,恰如清朝惲敬所寫下的贊語,“見通天巖沓諸石山之上,縱橫偃仰不可狀”,群崮之間,孩童盡笑顏,我們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