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篇一 組織工程開題報告
組織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一門以細胞生物學和材料科學相結合,進行體外或體內構建組織或器官的新興學科。那么,組織工程學的論文開題報告要怎么寫呢?
1. 畢業(yè)設計(論文)綜述(題目背景、研究意義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
1.1背景、意義:
生物材料作為生命科學研究最為重要的一個領域,當今已引起越來越多材料界科學工作者和臨床醫(yī)生的興趣,生物材料是一種植入軀體各系統(tǒng)或與各系統(tǒng)結合而設計的物質,它與軀體不起藥理反應。這一定義規(guī)定了生物材料是指置換或恢復活組織及其功能,對機體是惰性的植入材料。
目前運用于醫(yī)用的材料主要有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金屬材料。生物高分子、陶瓷材料由于本身固有缺陷,作為承力的硬組織修復替代材料還有相當的距離,所以金屬醫(yī)用材料仍然是當前臨床上最主要的硬組織植人材料,而且在將來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其地位是不可替代和動搖的.醫(yī)用金屬材料主要有不銹鋼、鈦合金和鎂合金醫(yī)用植入材料。
而醫(yī)用不銹鋼中的鎳(n i) 離子就是一種眾所周知的有害元素, 除了對人體產生過敏反應外, 還存在致畸、致癌的危害性 [2~4]。鈦合金在性能方面雖然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但由于其價格較貴(相當于不銹鋼的兩倍) , 并且會在使用中產生應力遮擋效應[5],從而很難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鎂合金有望成為最主要的金屬醫(yī)用植入材料。
鎂合金作為醫(yī)用植入材料,與現(xiàn)在已投入臨床使用的各種金屬植入材料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優(yōu)點:
1)資源豐富,價格低廉,金屬鎂錠的價格在2萬元/噸以下,而鈦錠的價格在6萬元/噸以上[6];
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7,8];
3)是人體內僅次于鉀、鈉、鈣的細胞內正離子,參與蛋白質合成,能激活體內多種酶,調節(jié)神經肌肉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保障心肌正常收縮。
鎂幾乎參與人體內所有新陳代謝過程[9]。初步的細胞毒性研究表明:鎂對于骨髓細胞的生長沒有抑制作用,也沒有發(fā)現(xiàn)細胞溶解現(xiàn)象[10]。最近還有研究者指出:金屬鎂可以促進骨細胞的形成,加速骨的愈合等。
1.2國內外研究情況:
目前,國內將鎂及鎂合金作為生物醫(yī)用材料的研究和應用還很少,主要是因為鎂的化學性質極為活潑,其標準電極電位為-2.37v。鎂在腐蝕介質中產生的氧化膜疏松多孔,不能對基體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尤其是在含有cl-的腐蝕介質中,mgo表面膜的完整性會遭到破壞,導致腐蝕加劇[6]。
所以,將鎂及鎂合金作為長期植入材料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但隨著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通過提高鎂及鎂合金的耐蝕性,可以實現(xiàn)其作為長期植入材料的應用[12]。
另外,根據鎂及鎂合金的耐蝕性能較差的特點,可以將其發(fā)展成為生物醫(yī)用可降解植入材料及器件,如可降解心血管支架及周邊支架、內固定用接骨板和骨釘以及組織工程用支架材料等[13]。
有研究者提出將鎂及鎂合金作為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14],鎂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15],因此其腐蝕產物是生物可吸收的,力學性能也符合植入材料要求。
而作為支架,由于血液的流動性,降解過程中產生的氫氣可能不會成為發(fā)展可降解金屬鎂支架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b heublein[14]將鎂合金植入鼠心臟血管處,研究了鎂合金在鼠體內的炎癥反應和植入期間因金屬腐蝕而生成氫氣的影響,認為生物可吸收鎂基合金有可能成為一種用于制作心血管支架的新型材料。
但在研究這種新材料時必須注意,體外模擬可降解實驗過程并不能用于預測體內腐蝕情況[16],且體內情況又相當復雜,因此鎂作為可降解材料的應用將面臨較大的困難。
2.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擬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2.1課題主要內容簡介:
按照一定的配比配置好所要熔煉的原料,將配比好的合金成分熔煉凝固,根據《稀土在鎂及鎂合金中的應用》[17]中的闡述,采用re損耗量最低的溶劑進行熔煉,對熔煉好的鎂合金進行壓縮,制成一定形狀和尺寸的熱壓板材料,并對熱壓板材料進行宏觀與微觀的金相分析,觀察其內部的相組成及各相的形狀。
將各試樣切割成若干小塊分組做:均勻化處理、淬火、和時效處理。之后將各不同熱處理方法處理過的試樣也進行金相分析并且與先前的鑄態(tài)分析結果對比,得出不同熱處理狀態(tài)下的鎂合金功能材料組織的變化情況。并根據組織的變化確定最佳的熔煉方法和熱處理工藝。
2.2 研究方案:
通過鎂合金熱壓板材料在不同熱處理狀態(tài)下組織結構分析,針對鎂合金熱壓板材料的組織缺陷改進熱處理工藝,為進一步探索鎂合金熱壓板材料作為優(yōu)良的生物植入體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2.3 研究方法:
將配比熔煉后的鎂合金材料分為三組,一組作為對比樣,另外的分別做固溶處理后淬火處理、固溶處理后時效處理,通過對每組試樣都做金相、sem能譜分析。仔細對比分析材料顯微組織的變化情況,測量晶粒度的大小,觀察第二相數量和形態(tài)及其與熱處理前比較發(fā)生的改變。通過透射電鏡觀察材料中亞結構的變化情況,例如位錯組態(tài)、孿晶、層錯等,了解第二相形態(tài)、分布及其尺寸類型等進行物相鑒定,確認第二相的成分,得
出一種較好的熱處理工藝。
3.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前期已開展工作
3.1 研究的重點及難點: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是通過對不同熱處理過程后的鎂合金的熱壓板材料的晶粒度的測量,相組成的鑒定等組織分析來確定一種熱處理工藝,使得用該工藝得到較均勻、致密的鎂合金組織而運用于人體,作為支架材料。
其難點是熱處理所需的最佳時間長度還在探索之中;用于做金相分析和透射分析的試樣制備有難度,特別是金相試樣的拋光和透射試樣的最終減薄;對透射花樣的分析和標定也是難點之一。
3.2 前期已開展工作:
已經查閱了相當資料(包括外文資料)并對將要測試的鎂合金進行初期試驗配比熔煉[18]。
4.完成本課題的工作方案及進度計劃
1)第13周:查閱文獻資料(包括外文資料),熔煉試樣
2)第4周:寫開題報告并答辯
3)第511周:實驗過程及期中小結報告
4)第1214周:整理實驗數據并分析、討論
5)第1516周:書寫論文,準備答辯
參考文獻
張其清. 生物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方向. 普外臨床,1997,12(2):67~68.
denkhaus e, salnikow k. crit ical review s in onco logy hemato logy . 42; 352 6, 2002.
[3] coogan tp, l at ta dm , snow et, et al . crc crit ical revtoxical, 1989; 19 (4)∶341.
[4] regina lw , sanfo rd b, l inda cl. biomaterials, 1999; 20∶1647.
[5] song,g.;amanda,a.; stjohn,d.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23,366(1):74.
[6] 李龍川 ,高家誠 ,王勇.醫(yī)用鎂合金的腐蝕行為與表面改性.材料導報 ,2003 ,17 (10) :29.
[7] serre c m , papillard m , chavassieux p , et al . influence of magnesium substitution on a collagen2apatite biomaterial on the production of a calcifying mat rix by human oxteoblast s. j biomed mater res , 1998 , 42 : 626.
[8] kuwahara h , al2abdullat y, mazaki n ,et al . precipitation of magnesium apatite on pure magnesium surface during im2 mersing in hank s solution. mater trans , 2001 , 42 : 1317.
[9] 胡慶福.鎂化合物生產應用.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23.547.
[10] li longchuan , gao jiacheng , et al . evaluation of cyto2tox2icity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alkali2heat t reated magnesium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surf coat techn ,2023 , 185 : 92.
[11] 黃晶晶, 楊柯. 鎂合金的生物醫(yī)用研究.材料導報,2023,4,20(4):67~68
[12] 任伊賓,黃晶晶,楊柯,等.cn pat,202310046360.6 .
[13] heublein b, rohde r, kaese v. biocorrosion of magnesium alloys: a new principle in cardiovascular implant techmology.heart,2003,89:651.
[14] 趙霖,鮑善芬.鎂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1992,6(3):138.
[15] frank witte, jens fischer, jens nellesen, 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osion measurements of magnesium alloys.biomaterial,2023,9:1728.
[16] 范才河,陳剛,嚴紅革等.稀土在鎂及鎂合金中的作用.材料導報,2023,7,19(7):62.
篇二 軟件工程開題報告
一、選題依據(擬開展研究項目的研究目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 ,用計算機實現(xiàn)企業(yè)人事工資的管理勢在必行。對于大中型企業(yè)來說,利用計算機支持企業(yè)高效率完成勞動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務,是適應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要求、推動企業(yè)勞動人事管理走向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必要條件;而工資管理是一項瑣碎、復雜而又十分細致的工作,工資計算、發(fā)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一般不允許出錯,如果實行手工操作,每月發(fā)放工資須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這就會耗費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計算機進行工資發(fā)放工作,不僅能夠保證工資核算準確無誤、快速輸出,而且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對有關工資的各種信息進行統(tǒng)計,服務于財務部門其他方面的核算和財務處理,同時計算機具有著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例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這些優(yōu)點能夠極大地提高人事工資管理的效率,也是企業(yè)的科學化、正規(guī)化管理,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條件。
所以人事工資管理系統(tǒng)應運而生,成為利用計算機實現(xiàn)企業(yè)人事工資管理的基本。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蓬勃發(fā)展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迅速完善,各個行業(yè)都在積極使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給企業(yè)提出越來越嚴峻的挑戰(zhàn),對企業(yè)體系無論是在行政職能、企業(yè)管理水平以及優(yōu)質服務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設一個科學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由之路。企業(yè)內部財務管理是該企業(yè)運用現(xiàn)代化技術創(chuàng)造更多更高的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工資管理作為企業(yè)內部的一種財務管理也是如此,由于企業(yè)職工人數較多,每一位職工的具體實際情況也不盡相同,各項工資條款的發(fā)放,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tǒng)來進行管理,那么勢必會給管理人員帶來種種麻煩,因此類似工資管理系統(tǒng)之類的財務軟件的開發(fā)勢在必行。現(xiàn)在中國企業(yè)已進入'新管理時代',企業(yè)管理在經歷了計劃經濟時期的'生產管理'時代,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時期的'混合管理'時代后,從九十年代末進入全面市場經濟時期的'新管理'時代.新管理時的中國企業(yè)管理是面向市場,基于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是中國模式,價值化,系統(tǒng)化,電腦化,國際化和普遍化管理的時代. 新管理時代的中國企業(yè)管理以建立競爭優(yōu)勢,提高企業(yè)競爭力為核心.要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就必須整合企業(yè)經營,全面強化企業(yè)管理,形成企業(yè)持久發(fā)展的'內功'.越來越多的質優(yōu)企業(yè)舍得在管理系統(tǒng)上投資的舉動,足以說明這一趨勢.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用戶需求不斷趨向多樣化,企業(yè)間關聯(lián)程度越來越密切的今天,要求企業(yè)行動必須快捷,靈敏,在管理的思想觀念,方式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人力已經很難完全達到要求,必須借助當代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優(yōu)化和加強企業(yè)的運營和管理.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內容、目標,研究方法、進度)
主要內容:支持企業(yè)實現(xiàn)規(guī)范化的管理,支持企業(yè)高效率完成勞動人事管理的日常業(yè)務,包括新員工加入時認識檔案的建立,老員工轉出、辭職、退休等。目標:實現(xiàn)企業(yè)員工工資管理的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和自動化。
四、進程計劃(各研究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實施進度、完成程度)
2023-03-10---2023-03-16收集所需資料2023-04-02---2023-04-16完成系統(tǒng)需求分析, 對人事查詢管理,人事維護管理,工資查詢管理,工資維護管理,等各個功能模塊的功能進行確定。2023-04-17---2023-04-25對數據庫表結構進行設計,將表結構導入數據庫。并對論文進行初步構思、編寫。2023-04-17---2023-05-05繼續(xù)完成功能模塊的代碼編寫。2023-05-05---2023-05-23設計測試實例,對系統(tǒng)進行測試,找出缺陷,進行完善。2023-05-24---2023-06-15完成畢業(yè)論文的編寫工作。
五、導師對文獻綜述的評語
簽字:
200
年
月
日
六、 專業(yè)意見
專業(yè)負責人簽字:
20
年
月
日
七、系部意見
院(系部)(章):
負責人簽字:
20
年
月
日
篇三 建筑工程開題報告
建筑工程開題報告范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筑審美開始了新一輪的趨同。這個時期整個人類社會表現(xiàn)為工業(yè)文明的高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經濟和文化都突破了國界,形成了世界范圍空前的大融合,因此現(xiàn)代建筑運動超越了國界和文化圈,現(xiàn)代主義所產生的國際式建筑迅速統(tǒng)一了全世界的建筑語言。這是一次建筑美學的大趨同,并在發(fā)展中完成了其建筑理論框架的建構,從而建筑創(chuàng)作活動以及對建筑的欣賞與評價均以此為參照系統(tǒng),其作用和影響至今還能夠從許多新建的建筑中體現(xiàn)出來??墒呛芸爝@種國際式建筑風格在人們眼中就由美變丑了。從接下來的幾十年到現(xiàn)在,建筑美學都在努力掙脫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模式化束縛,朝著多元的方向發(fā)展。人們也試圖透過當前多元化的樣態(tài)發(fā)掘一個正在萌芽狀態(tài)的、類似于現(xiàn)代主義之初的新事物,這表達了人們對一個確定或可能確定的“普適”法則的期待與追求。然而,普適法則所依賴的“普適情境”卻無法當今找到。
1 構成:規(guī)則與無序并存
“序”指事物或系統(tǒng)要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以及這些聯(lián)系在時間、空間中的表現(xiàn);“無序”是指事物或系統(tǒng)要素間無規(guī)則的排列、組合、運動或變化”。在建筑審美領域,“規(guī)則”對應著理性、同一、總體化;“無序”則對應非理性、異質、非總體化?,F(xiàn)代主義建筑的幾何和純凈主義美學基本上是以一種“理性”來調控和引導建筑美學的走向的,為了在不同種族的人類之間進行溝通和了解,確實需要某種共同的價值標準、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情感。理性主義運用到極限以后,就極易流于程式。原來現(xiàn)代建筑大師在建筑創(chuàng)作上的鮮明個性特色,經長期沿用和各地效仿,到后來就變成千篇一律的教條,使人感到枯燥單調。把價值建立在最少變化和最趨穩(wěn)定的普適類型上,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簡單的形式。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不同學科之間的互滲和交融比任何時代都更加頻繁和顯著,當代哲學、尤其是后結構主義或解構主義哲學對建筑有著明顯的影響。
從現(xiàn)代建筑解脫于學院派的禁錮到現(xiàn)代主義的自我完善、以至20世紀中葉以后多風格、多流派、多種建筑思潮的涌現(xiàn)和并存,都反映了人的主體意識的不斷覺醒,與當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潮流同出一源。大多數建筑師希望能夠通過提高建筑師的關注力、知覺和選擇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建筑師的自主性和表現(xiàn)自我差異性的能力,把非理性的、具體的自我存在放在先于一般理性本質的地位,希望建筑能用自己特殊的語言同總體性抗衡。但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設計常以自我表現(xiàn)為目的,往往忘卻了建筑與公眾的交流,甚至忘卻了基本的功能需求,表現(xiàn)出各行其是的蕪雜。
“當代建筑審美之所以出現(xiàn)無序的構成而貶損作為現(xiàn)代性之核心的理性,其根本動機源于一種打破規(guī)則、拆解中心,建構充滿自由精神、富有個性色彩的美學的沖動”;建筑創(chuàng)作的變革往往都是以審美思維的變革為先導的。從現(xiàn)代.主義以后進發(fā)的流派來看,主要有“野性主義、光亮式、新古典主義、隱喻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晚期現(xiàn)代主義、高技派、新鄉(xiāng)土派、新傳統(tǒng)派、新自由派、新理性主義、解構主義、奇異建筑、新構成主義等多種傾向,有的是自稱、有的是書刊評論”;雖名目繁多,但區(qū)分并不嚴格,更側重于以各種手法展示自我。近年來派別的名稱叫法漸漸平息,但他們的實踐大大增強,在我國也進行各種新的嘗試。
以“無序”來對抗“規(guī)則”,從理論上說的確不失為一種逃離總體化或程式化的美學策略;從實踐來說,已經、且還將對建筑創(chuàng)作帶來許多影響。但“無序”往往會把建筑師引向一個追求建筑造型“新、奇、特”的極端。如果說建筑是一門藝術,那么它是一門極其昂貴的、實用的、與科技緊密相關的藝術,極端的無序不僅不會給建筑創(chuàng)造美,而且往往會損害建筑本身。“規(guī)則”依舊反映在大多數人的建筑審美中,同時伴隨著“無序”的萌動,產生了多元化的構成格局。
2 樣態(tài):明晰與混沌共生
混沌學所蘊涵的深刻的洞察力和對傳統(tǒng)思維的顛覆力,使建筑師以建筑自身的復雜性和多元性來構建聚落形態(tài)的復雜性和多元性,混亂與秩序并存,片段性與整體性同在。充分尊重客觀現(xiàn)實的復雜性,并依據客觀現(xiàn)實重構和模擬這種展示非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空間的精神,也正體現(xiàn)了混沌理論的精神?;煦缢季S賦予建筑師一種更加自由的創(chuàng)造精神,在靜止與運動、確定與變化這樣一些對立項之間,建筑師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由選擇,甚至雙極選擇,創(chuàng)造出更靈活、更富有有機性和更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建筑聚落?;煦缢季S給當代建筑聚落設計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混沌思維作為機械論模式的對立面受到當代建筑師的重視,但同在其他領域中一樣,“明晰”仍然在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從動態(tài)的觀點來看,“混沌態(tài)是一種臨界狀態(tài),在一個層次上的混沌可產生另一個層次上的明晰”。從自組織系統(tǒng)的角度來討論建筑聚落,由混沌到明晰、再由明晰到另一個層次的混沌是系統(tǒng)發(fā)展的必然。
3 追求:發(fā)展與回歸相通
作為建筑審美的發(fā)展,人類中心論被逐漸打破。在當代人類世界有兩種相關的危機:第一種是最直觀的危機是環(huán)境的危機;第二種更微妙,也同樣是致命的,這就是人類自身的危機——人類與自己的聯(lián)系、與所有包圍人類的一切關系的危機,還有和地球上各個群體之間的關系危機。這兩個危機是緊密聯(lián)系著的。如何恢復人與自然之間正常而和諧的關系、在人與自然生物及其環(huán)境之間建立一種平衡、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不受污染的綠色生存空間等問題,以前所未有的嚴峻性擺在了當代人的面前?!艾F(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使城市的交通、能源、治安、住房等,全然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狀態(tài),城市的文化風尚、價值體系、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日益惡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隔膜,迫使人們迫切希望離開城市,回歸自然、回歸鄉(xiāng)野,這或許來自于一種懷舊情感和浪漫情懷,當然,也可以是一種來自于建筑審美的`沖動”。
哲學家和生態(tài)學家們認為,要切實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必須以一種有機論和生態(tài)平衡論取代“人是宇宙的精華和萬物的靈長”這種人類優(yōu)越論。與其去征服自然,不如學習如何保護自然,如何保持同自然的平衡、協(xié)調。如果在發(fā)展過程中認識到自然“可持續(xù)”被榨取的限度,把眼前利益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把局部利益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把人類的發(fā)展同人類以外的自然生物的發(fā)展協(xié)調起來,認識到自然的價值決非只是人的工具的價值,那么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將成為一種可能。建筑聚落作為自然中的一個有機系統(tǒng),其中每一個生命體都和自己的種群、其他的種群以及非生物的環(huán)境有著某種程度的關聯(lián)。
4 結束語
今天的建筑美學與傳統(tǒng)的建筑美學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所面臨的課題,比如:價值取向、審美思維、時空觀念、文化模式等,都顯得極為復雜和難解,這與當代哲學與科學思想的影響和推動是密切相關的。當今的建筑美學在構成上、樣態(tài)上及追求上都體現(xiàn)出一種兼容性。
建筑工程開題報告范文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fā)展,樓層的發(fā)展越來越高,對基礎的發(fā)展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樁基礎的應用越來越高。本文以河南周口東景國際名苑的地下部分進行基礎工程設計。樁基技術極為復雜,發(fā)展空間相當廣闊,成為地基基礎領域中一個非?;钴S的、具有很強生命力 分支領域,50年來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樁型、新的工藝、新的設計理論和新的科技成果,成為我國工程建設的有力支柱。
本課題首先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巖土力學指標建議值和上部結構形式及上部結構重量,選取了樁基礎形式——混凝土預制樁。在對天然地基的評價的基礎上,進行了成樁分析。根據混凝土預制樁的優(yōu)缺點,結合場地地層條件,初步選取樁徑,試算出樁長,并進行樁的設計計算:單樁承載力和樁的沉降計算,最后從抗剪、沖切和抗彎等三方面對承臺進行了設計驗算。同時對混凝土預制樁的優(yōu)點、性能、樁基礎施工過程、注意事項也做了論述。
二、 樁基礎研究綜述:
樁基礎(簡稱樁基)是一種古老的基礎形式.它的力學原理正確,通過樁的形式可以充分發(fā)。
揮深部土層的承載能力,同時它又具有施工簡便的特點,因此樁基不僅延續(xù)至今,而且結合現(xiàn)代的施工技術還獲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成為當前基礎工程中一種普遍采用的重要基礎形式。
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的高速發(fā)展,高層建筑、海港碼頭、橋梁、重型工業(yè)廠房和糧倉等都廣泛使用樁基,目前我國每年的用樁量達100萬根以上.如何設計好樁基,使之既滿足樁承載力和安全性要求,又降低成本,對我國工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樁基的類型、施工工藝和設備、樁基理論和設計方法都有了很大的進展。
樁基深埋于地下,是個隱蔽工程.雖然樁基設計理論和施工方法已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巖土性質的多變性和現(xiàn)場施工的局限性,致使樁承載力的設計值與樁的實際承載能力有時還有較大的差別,在施工時樁身中也會出現(xiàn)各種缺陷。因此,為了保障樁基的質量,進行樁基檢測就十分必要了.長期以來,樁基檢測采用的是靜荷載試驗方法。由于它是破壞性檢測,成本高,檢測周期長,因此被檢測的樁數目較少,難以滿足基礎工程的廣泛需要。隨著工程建設規(guī)模的擴大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種無損檢測技術一一樁基應力波檢測應運而生,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獲得了迅速的發(fā)展和廣泛的應用,現(xiàn)已成為基礎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三、畢業(yè)設計(論文)所用的主要技術與方法:
1.錘擊沉樁;
2.靜力壓樁法沉樁;
3.樁的接樁方法用焊接、法蘭接及硫磺膠泥錨接;
4. 沉樁施工組織計劃;
5. autocad制圖。
四、主要參考文獻與資料獲得情況:
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94),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4年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4年
[3]盧廷浩. 土力學.河海大學出版社,2002
[4]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主編·地基及基礎·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8年
[5]段新勝.顧湘編著·樁基工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8年
[6]袁聚云·李鏡培,陳光敬編著·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指南——巖土工程分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年
[7]林天健·熊厚金·王利群編著·樁基礎設計指南·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
[8]陳仲頤·葉書麟編著·基礎工程學·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0年
[9]周景星·王洪瑾·虞石民·李廣信編著·基礎工程·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
[10]高大釗 樁基礎的設計方法與施工技術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6年
篇四 深基坑支護工程開題報告范文
論文摘要:結合近年來一些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概述了較成熟的深基坑支護類型及適應范圍,簡述了深基坑設計理論及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深基坑支護工程今后的技術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期進一步完善深基坑支護技術。
深基坑工程是隨著城市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一種較類型的巖土工程,基坑支護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巖土工程問題既涉及土力學中典型強度與穩(wěn)定問題,又包含了變形問題,同時還涉及到土與支護結構的共同作用以及結構力學等問題。隨著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及其對策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在深基坑工程中也得到應用。
1深基坑支護類型
1)土釘墻支護。2)攪拌樁支護。3)柱列式灌注樁、排樁支護。4)內支撐和錨桿支護。5)鋼板樁支護。6)地下連續(xù)墻。
2深基坑支護的土壓力
2.1土強度指標的選擇
土的抗剪強度指標c,與土的固結度有密切的關系,土的固結過程就是土中孔隙水壓力的消散過程,對于同一種土,在不同排水條件下進行試驗,可以得出不同的抗剪指標c和,故試驗條件的選取應盡可能反映地基土的實際工作狀態(tài)。在基坑支護設計中應采用三軸試驗的指標,才能保證選取參數值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對于黏性土,計算圍護結構背后由自重應力而產生的主動土壓力采用三軸試驗的固結不排水剪的指標與實際工作狀態(tài)較致,但由地面臨時荷載而產生的土壓力,通常采用三軸不排水剪指標較合理。特別對于軟黏性土,采用現(xiàn)場十字板的原位測試方法確定c和妒,因為室內試驗的擾動影響太明顯,強度指標偏低,使設計過于保守。計算基坑內被動土壓力時,一般宜采用三軸固結不排水剪。對于砂土,由于排水固結迅速,對于任何情況,均可采用排水剪指標,或采用固結不排水剪經孔隙水壓力修正后的c,值來計算土壓力。
2.2土壓力計算理論及方法
1)試驗結果證實了太沙基理論的定性結論,土壓力大小取決于位移的大小和位移方向;2)實測結果表明,當變形小于5%h(h為開挖深度)時,被動土壓力仍然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所以說,對于深基坑工程的實際變形情況而言,套用一些經驗的位移指標來判斷墻前土體是否達到被動極限狀態(tài),是有局限性的;3)在黏性土上的許多基坑支護工程,護坡樁鋼筋強度未完全發(fā)揮,實際鋼筋應力還低于鋼筋的設計強度,造成很大浪費,而造成鋼筋應力低的原因主要是計算土壓力大于實際土壓力。實驗還表明,把基坑支護結構視為平面不合理,因為基坑工程的“角效應”即土壓力的空間效應,對墻體位移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利用這種空間效應可以在兩邊折減樁數或減少配筋量。
2.3水土壓力的合算與分算
按照有效應力原理,可知“土、水壓力分算”比“土、水壓力合算”概念要清楚。但由于要測得有效應力強度指標,一般試驗難以做好,而且水、土壓力合算法在一些軟黏土地區(qū)的臨時性開挖工程中土壓力計算值與實測值較為符合。
土在有水作用時,墻后土壓力主要是水、土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未搞清水、土耦合效應的前提下,水、土壓力合算是一個包含一定的實踐經驗的綜合方法,對工程實踐來說是有利的。
為搞清墻后土體在水、土共同作用下的破壞機理,進行水、土壓力分算,是符合系統(tǒng)科學原理的方法。
3支護結構計算方法
3.1靜力平衡法
靜力平衡法亦稱自由端支承法,該法假定圍護結構是剛性的,并可繞支撐點轉動。圍護結構的前側產生被動土壓力,后側產生主動土壓力。靜力平衡法適用于圍護結構的入土深度不太深即底端非嵌固的情況,此時圍護結構由于土壓力的作用而達到極限平衡狀態(tài)。利用墻前后土壓力的極限平衡條件來求插入深度、結構內力等。
3.2等值梁法
單支撐(錨拉)埋深板樁計算,將其視為上端簡支、下端固定支承,變形曲線有一反彎點,一般認為該點彎矩值為零,于是可把擋土結構劃分為兩段假想梁,上部為簡支,下部為一次超靜定結構,其彎矩圖不變,該法稱為等值梁法。實踐表明,等值梁法計算板樁是偏于安全的,實際設計計算常將彎矩予以折減,折減經驗系數為0.6~0.8,一般取0.74。等值梁法基于極限平衡狀態(tài)理論,假定支擋結構前后受極限狀態(tài)的主被動土壓力作用,不能反映支擋結構的變形情況,亦即無法預先估計開挖對周圍物的影響,故一般僅作支護體系內力計算的校核方法之一。
3.3彈性地基梁的m法
基坑工程彈性地基梁法取單位寬度的擋墻作為豎直放置的彈性地基梁,支撐簡化為與截面面積、彈性模量和計算長度等有關的二力桿彈簧。彈性地基梁法中土對支擋結構的抗力(地基反力)用土彈簧模擬,地基反力的大小與擋墻的變形有關,即地基反力由水平地基反力系數同該深度擋墻變形的乘積確定。即 f=mzy,其中,.f為土對支擋結構的水平地基反力,kn/m2;為比例系數,kn/m4;為計算深度,m;為計算點處擋墻的水平位移m。彈性地基梁的 m法優(yōu)點是考慮了支護結構與土體的變形協(xié)調。工程實踐表明,在軟土中的懸臂樁支護計算采用m法,計算位移與實測位移有很大差異,實測位移是計算值的好幾倍。這說明樁后土體變形已不再屬于彈性范圍。另外,m法無法直接確定支護結構的插入深度,通常假定試算有很大的隨意性,有時樁底落在軟弱土層中,還需經驗來修正。
3.4彈塑有限元法
有限單元法作為今后基坑支護設計計算的發(fā)展方向,它的優(yōu)點是考慮了土體與結構的變形協(xié)調,而且可以得出塑性區(qū)的分布,從而判斷支護結構的總體穩(wěn)定性。但選取合理的本構模型與計算參數,以及塑性區(qū)范圍與穩(wěn)定性之間的定量關系均缺乏經驗。目前,隨著技術及系統(tǒng)科學的發(fā)展,為有限單元法的完善提供了更有利的工具。在結構計算方面,建立了能考慮基坑圍護結構和土壓力的空間非線性共同作用理論及其計算方法,并編成程序,方便高效地完成基坑圍護工程的計算。
4地下水治理
4.1明排水治理法
在填土、淺層黏性土中開挖基坑,經計算和現(xiàn)場試驗判斷不可能發(fā)生坑底突涌或側壁滲漏、流土,可采用明溝盲溝排水方法。
4.2井點降水治理法
降水治理方法適用以下條件:1)地下水位較淺的砂石類或粉土類土層;2)周圍容許地面有一定的沉降;3)止水帷幕密閉,坑內降水時坑外水位下降不大;4)基坑開挖深度與抽水量均不大,或基坑施工期較短;5)有有效措施足以使鄰近地面沉降控制在容許值以內;6)具有地區(qū)性成熟經驗,驗證降水對周圍環(huán)境不產生大的不良影響。填土、粉土及含薄層粉砂的粉質黏土含水層涌水量不大時,適用輕型井點降水。黏性土、淤泥質土和粉土,適用電滲井點降水。砂土、粉土地層適用噴射井點降水。砂土、碎石土和巖石地層適用管井井點降水。管井降水可根據水文條件,水位降幅要求和環(huán)境保護要求采用完整井或非完整井。
4.3隔滲治理法
采取隔滲措施治理方法適用以下條件:1)開挖深度以上或坑底以下接近坑底部位分布有粉土、粉砂,有可能產生流土時;2)鄰近基坑有地表水體(湖塘、渠道、河流),與基坑之間沒有可靠隔水層時;3)有承壓水突涌可能,且無降水措施時。
4.4減小降水不良影響的措施
1)充分估計降水可能引起的不良影響;2)設置有效的止水帷幕,盡量不在坑外降水;3)采用地下連續(xù)墻;4)坑底以下設置水平向止水帷幕;5)設置回灌系統(tǒng),形成人為常水頭邊界?;毓嘞到y(tǒng)適用于粉土粉砂土層。
5動態(tài)設計和施工
深基坑工程是土體與圍護結構體系相互作用的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復雜系統(tǒng),僅依靠理論分析和經驗估計是難以把握在復雜等條件下基坑支護結構和土體的變形破壞,也難以完成可靠而的基坑設計。通過施工時對整個基坑工程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可以了解其變化的態(tài)勢,利用監(jiān)測信息的反饋分析,就能較好地預測系統(tǒng)的變化趨勢。當出現(xiàn)險情預兆時,可做出預警,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施工和環(huán)境的安全;當安全儲備過大時,可及時修改設計,削減圍護措施,通過分析,可修改設計模型,調整計算參數,經驗,提高設計與施工水平。
6結語
我國基坑工程的設計理論有了很大發(fā)展,建立了許多新的計算理論和方法。但在工程具體應用中,仍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實際選用合理的支護方法。